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查标准

QQ交流1群(已满)

QQ群标准在线咨询2

QQ交流2群

购买标准后,可去我的标准下载或阅读

T/44GDTS 002-2024 梅县老绿茶品质评价技术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05-30 实施日期 :  2024-06-01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梅县老绿茶品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条件、方法、结果及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的老绿茶品质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02茶取样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梅县老绿茶Meixianagedgreentea采用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种植的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芽、嫩叶、嫩茎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储存三年以上的炒青绿茶产品。3.2茶叶感官审评sensoryevaluationoftea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4感官审评条件感官审评环境应符合GB/T18797的规定,审评设备、审评用水、审评人员应符合GB/T23776的规定。5感官审评5.1取样方法按照GB/T8302规定执行。5.2审评内容5.2.1审评因子按照梅县老绿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进行。5.2.2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5.2.2.1外形审评其形状、色泽,形状以GB/T23776的外形要求为依据审评其优劣,干茶色泽审评其色度与润活度。5.2.2.2内质特征品鉴性审评其香气、滋味为主,汤色、叶底为辅,审评内容如下:a)香气审评其浓度、类型、愉悦度;b)滋味审评其醇厚度、润活度等;c)汤色审评其通透度;d)叶底审评其活性度。5.3审评方法5.3.1外形审评方法按照GB/T23776规定的形状与色泽的审评方法执行。5.3.2茶汤制备取梅县老绿茶3.0g,按表1中相应的审评参数,对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逐项进行审评。表1感官审评技术参数茶水比冲泡次数(次)冲泡时间(min)1:5012245.3.3内质审评方法按照GB/T23776的规定执行。6审评结果与判定6.1评分方法按照GB/T23776的规定执行。6.2感官审评结果梅县老绿茶感官审评描述与评分按表2规定执行。表2感官品质评语与各因子评分表因子级别品质特征给分外形(a)特级卷曲紧实、灰绿润、匀、净90~99一级卷曲尚紧实、灰绿润、尚匀、尚净80~89二级粗松、绿黄稍润、欠匀70~79香气(b)特级野韵、木香/陈香浓郁、持久90~99一级木香显、稍带陈香80~89二级稍带陈香70~79滋味(c)特级醇厚、回甘持久、木香显90~99一级浓醇、木香80~89二级尚浓醇、木香70~79汤色(d)特级清澈、棕褐、红、亮90~99一级清澈、棕红、深黄80~89二级清澈、黄/浅红70~79叶底(e)特级黄绿、匀亮90~99一级黄绿、尚匀齐80~89二级黄绿、稍(欠)匀70~796.3审评因子评分系数梅县老绿茶审评因子评分系数见表3。表3审评因子评分系数因子外形(a)香气(b)滋味(c)汤色(d)叶底(e)系数/%15303510106.4合格评定以评价因子(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逐项对比审评,按照GB/T23776中“七档制”评分及判定方法,进行合格评定。6.5品质顺序排列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到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香气→外形→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6.6审评记录用茶叶审评记录表对审评茶样各因子进行评分,并用GB/T14487或本文件规定的评茶术语具体描述和记录。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44GDTS 001-2024 梅县老绿茶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05-30 实施日期 :  2024-06-01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梅县老绿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老绿茶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30375茶叶贮存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梅县老绿茶Meixianagedgreentea采用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种植的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芽、嫩叶、嫩茎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储存时间在三年以上的炒青绿茶产品。4要求4.1基本要求4.1.1应具有绿茶正常的自然品质特征,无劣变、无异味。4.1.2不应含有非茶类及其他茶类夹杂物,各级别不相互混杂。4.1.3不着色,不添加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料物质。4.2感官指标梅县老绿茶感官指标分为3个等级,各等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感官指标等级外形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特级卷曲紧实、灰绿润、匀、净清澈、棕褐、红、亮野韵、木香/陈香浓郁、持久醇厚、回甘持久、木香显黄绿、匀亮一级卷曲尚紧实、灰绿润、尚匀、尚净清澈、棕红、深黄木香显、稍带陈香浓醇、木香黄绿、尚匀齐二级粗松、绿黄稍润、欠匀清澈、黄/浅红稍带陈香尚浓醇、木香黄绿、稍(欠)匀4.3理化指标梅县老绿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特级一级~二级水分/%(质量分数)≤8.0总灰分/%(质量分数)≤7.5粉末/%(质量分数)≤1.01.5水浸出物/%(质量分数)≥36.032.0粗纤维/%(质量分数)≤18.04.4卫生指标4.4.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4.4.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4.4.3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4.5净含量应符合JJF1070规定。5检验方法5.1感官指标检验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5.2磨碎试样的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5.3水分按GB5009.3的规定执行。5.4水浸出物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5.5总灰分按GB5009.4的规定执行。5.6粗纤维按GB/T8310的规定执行。5.7粉末和碎茶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5.8污染物限量指标按GB2762的规定执行。5.9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按GB2763的规定执行。5.10净含量按JJF1070的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6.1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6.2检验6.2.1出厂检验每批次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水分。6.2.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1次,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料、生产地址、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时,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质量管理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e)停产半年以上复产时;6.2.3判定规则6.2.3.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判为合格。6.2.3.2检验结果中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第4章规定的,则可对同批产品加倍随机抽样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符合要求,则判该批次产品合格;若复检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判该批次产品不合格。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7.1标志、标签7.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1.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7.2包装包装应符合GB4806.8、GB23350和GH/T1070的规定。7.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7.4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44GDTS 003-2024 梅县老绿茶储存技术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05-30 实施日期 :  2024-06-01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梅县老绿茶储存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的老绿茶储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9683符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梅县老绿茶Meixianagedgreentea采用梅州市梅县区行政区域内种植的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芽、嫩叶、嫩茎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储存时间在三年以上的炒青绿茶产品。4基本要求4.1库房要求应符合GB14881要求。4.2电力系统应符合GB50303的要求。4.3库房环境控制4.3.1温度库房内应有通风散热措施,仓储时温度不超过35℃。4.3.2湿度库房内应有除湿措施,相对湿度不超过65%。4.3.3光线应避光保存,避免阳光直射。4.3.4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4.4产品要求4.4.1具有该茶类产品正常的色、香、味、形,不应混有非茶类夹杂物,无异味,无霉变。4.4.2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4.4.3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4.4.4入库时产品含水量宜控制在6%以下。4.5入库产品包装4.5.1产品包装应符合GB4806.7、GB4806.8、GH/T1070、GB9683和GB23350的要求。4.5.2产品包装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5管理要求5.1入库要求5.1.1茶叶应及时包装入库,入库的茶叶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标识。5.1.2入库的茶叶应分类、分区存放。5.1.3入库的包装件应牢固、完整、防潮、无破损、密封。5.1.4入库的茶叶应采用分层货架存放,货架底层离地不应低于10cm。5.1.5货堆与顶棚、墙、灯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留有适宜的通道。5.2库检要求5.2.1应建立仓储检验记录制度。对检查的时间、人员、库房温度、湿度等进行记录。5.2.2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储存产品进行检验。5.2.3自行检验应具备与所检项目相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检验仪器设备应按规定定期检查。5.3检查周期5.3.1库房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情况每季度应检查至少1次。5.3.2产品感官品质、水分含量、包装件是否有霉味、污染及其它质量问题每年应检查至少1次。5.4检验方法5.4.1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5.4.2茶叶感官品质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5.4.3茶叶水分含量按GB5009.3的规定执行。5.4.4环境检验方法环境中的温湿度测定,采用温度计、湿度计直接读取。5.5记录与文件5.5.1记录管理应建立记录制度。对采购、加工、储存、入库、出库、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5.5.2文件管理应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证明文件、产品标准等文件进行有效管理。鼓励对记录实行统一的电子化管理。5.6保质措施5.6.1库房库房应具有封闭性,具有通风散热和除湿防潮措施。5.6.2通风措施宜设置人工通风设施,有效控制库房内的温度、湿度。5.6.3防潮措施室内相对湿度大于65%时,宜采用除湿机进行除湿防潮。5.6.4防火措施5.6.4.1所有进入仓库的人员不应携带火种,库区内严禁吸烟、用火。5.6.4.2应定期对仓库进行巡视检查,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灯应定期检查,火种、火源及仓库内环境存在与防火安全相抵触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5.6.5防虫防鼠措施仓库与外界接触的门、窗、孔洞应有良好的密闭效果,制定和执行虫害控制措施,防止老鼠、昆虫、动物进入。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3 条记录,每页 15 条,当前第 1 / 1 页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     转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