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研究,制定一套详细的林下潞党参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涵盖了潞党参的外观、性状、内在质量及安全性要求,还包括了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流程。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标准,确保潞党参的质量稳定和安全使用,从而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次研究将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潞党参样品,评估其外观、性状、内在成分及安全性指标。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潞党参的各项质量标准。以保障潞党参在市场上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监管。一、理化指标:1水分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水分测定法(第一法烘干法或第二法减压干燥法等适宜方法)进行测定。2总灰分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总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3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用45%乙醇作溶剂进行测定。4党参党参炔苷、紫丁香苷、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含量测定4.1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紫外检测器;党参炔苷、紫丁香苷、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对照品(纯度应符合要求);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4.2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党参炔苷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流量:1.0mL/min;进样量:10μL。紫丁香苷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00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白术内酯I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90:10),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白术内酯II色谱条件: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白术内酯III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70:30),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10μL4.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党参炔苷、紫丁香苷、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4.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4.5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5多糖含量测定5.1仪器与试剂可见分光光度计;苯酚、浓硫酸为分析纯;无水葡萄糖对照品(纯度应符合要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5.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0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1mg)。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0.1mg)。5.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乙醇50mL,水浴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残渣用10mL80%的热醇洗涤,放置室温后用30mL蒸馏水洗涤残渣,残渣连同滤纸置烧瓶中,分别加入60mL沸水90℃水浴回流提取120分钟,趁热过滤,残渣及烧瓶用10mL热水洗涤,洗液并入滤液,上述水提步骤重复提取3次,放冷后水浴加热,将滤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至100mL。5.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1.2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各加水至2.0mL,再分别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0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浓硫酸5.0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置冷水浴中冷却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通则0401),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5测定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再分别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6总黄酮含量测定6.1仪器与试剂可见分光光度计;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标准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于250ml量瓶中,加75%乙醇30mL超声使芦丁溶解,溶解液置于50mL容量瓶,用75%乙醇洗涤烧杯并转移洗涤液入50mL容量瓶,加入75%乙醇定容,即得0.2mg/mL芦丁标准溶液。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5g置于15mL试管中,加入10mL50%乙醇,采用超声提取30分钟;4000rpm离心10分钟,取5mL上清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1.5%三氯化铝溶液8mL和0.1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5)4mL,充分混匀,使用50%乙醇水溶液定容。静止1小时备用。6.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取0.2mg/mL芦丁标准溶液0.5、1、2、3、4、5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各容量瓶加入1mL新配5%亚硝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6min;加入1mL新配10%硝酸铝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6min;加入10mL新配5%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用75%乙醇定容,静置20min。以75%乙醇为空白组6.5测定法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粮据测得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7总生物碱含量测定7.1仪器与试剂可见分光光度计;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管花党参碱A标准品约2mg,置于15ml量瓶中,加10ml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置成对照品溶液。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约0.3g潞党参烘干样品,加入15mL60%乙醇,60℃振荡提取2小时(若蒸发需用60%乙醇补至1.5mL),25℃下12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静止2小时备用。7.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1.2mL,分别置10mL定量瓶并定容。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通则0401),在41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7.5测定法在41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粮据测得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总生物碱含量。8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适宜方法进行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321铅、镉、砷、汞、铜测定法进行操作。9农药残留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等适宜方法进行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341农药残留量测定法进行操作。10微生物限度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1105、1106、1107进行测定。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位于平顺县赵店村林下潞党参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600ml,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壤资源为潞党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研究聚焦于潞党参的地上部分性状指标,包括植株高度、冠幅、茎基部直径、叶片性状等。2、材料选择本研究所选取的材料如下:1)光合钛农作物培养液。施用时需将其稀释1000倍,用量75L/hm2。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该肥料富含氨基酸及氮、磷、钾等养分,使用时稀释800倍,用量90L/hm2。3)植力康中量元素肥料:该肥料含有钙、镁、硫、锰等中量元素,施用时稀释1000倍,用量60L/hm2。4)光合钛+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最佳处理方案)。结合施用光合钛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分别稀释1000倍和800倍,分别施用75L/hm2和90L/hm2,旨在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5)空白喷水处理(对照组)。仅使用自来水,每隔2d喷施一次,每次喷施75L/hm2,作为对照组处理。3、处理方案本研究的处理方案包括:光合钛农作物培养液、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植力康中量元素肥料、光合钛+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联合使用以及空白喷水处理(对照组)。为实现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本研究采用了滴管管系统来保障潞党参的水分供应。滴灌系统通过精确控制水流量与施肥量,避免了传统滴灌方式中水肥的浪费。滴灌系统的配置包括储水罐(5m3),水源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调配,以满足不同处理组的水肥需求。储水罐提供持续的水源供应,并通过连接的滴灌管将水分及肥料均匀地分配到每株潞党参的根部。1)光合钛农作物培拌液处理(处理1)。在此处理方案中,采用1000倍稀释液进行施用。该处理能够改善潞党参的生长环境,提升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的总体生长。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处理2)。在该处理方案中,采用800倍稀释液施用。结果显示,含氨基酸肥料能有效促进潞党参的根系生长,增强潞党参的抗逆性,尤其在潞党参初期生长阶段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3)植力康中量元素肥料处理(处理3)。在此方案中,使用1000倍稀释液施用。该处理在促进潞党参的根系和茎叶生长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有助于植株的茎干加粗和叶片生长,但其对根系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4)光合钛+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联合处理(处理4)。采用1000倍稀释(光合钛)和800倍稀释(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比例,施用量为75L/hm2(光合钛)和90L/hm2(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空白喷水处理(对照组)。空白喷水处理组仅通过喷水来提供水分,不添加任何肥料。该方案作为对照组,用于评估肥料对潞党参生长的实际影响。4、结果1)分组性状观测结果对比在所有处理组中,处理4表现最佳,植株长度为43.0cm,地上部分生物量达到25.1g,明显高于其他组。这表明光合钛和氨基酸肥料的联合使用对潞党参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对照组(空白)植株长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32.5cm和16.2g,显示出没有任何肥料处理的潞党参生长较弱,缺乏必要的营养支持。在花青苷显色程度方面,处理组2(氨基酸肥料)和处理组4(光合钛+氨基酸肥料)表现为“多”,而处理组1(光合钛)和处理组3(植力康肥料)则为“少”,对照组则为“无”。从茎部分枝数来看,随着肥料处理的增强,潞党参的分枝数量也有所增加。处理组4的分枝数最高,达到了7个,说明光合钛和氨基酸肥料的组合在促进潞党参枝条生长方面更具优势。对照组则仅有3个分枝,显示出缺乏适当肥料的潞党参在分枝的形成上有明显的抑制。关于主茎直径,处理组4(光合钛+氨基酸肥料)表现最为突出,达到了3.65mm,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说明该肥料组合有助于主茎的粗壮生长。其他处理组的主茎直径差异较小,但均高于对照组的3.12mm。在叶形状、叶长度、叶宽度和叶面积方面,施用肥料的处理组普遍表现出较大的叶片和较好的叶形状。表2分组性状观测结果对比性状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对照(空白)植株长度/cm35.438.240.143.032.5地上部分生物量/g18.5g21.3g22.7g25.1g16.2g花青苷显色程度少多少多无一级分枝数/个45673主茎直径/mm3.213.383.473.653.12叶形状中等卵形窄卵形中等卵形窄卵形阔卵形叶长度/cm9.510.210.511.08.8叶宽度/cm5.35.86.06.35.0叶面积/cm224.327.128.330.222.52)滴灌效果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处理组对潞党参生物量的影响,使用SPSS对整株生物量、根部生物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最终数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在整株生物量和根部生物量测定中,处理4的均值最高分别达到46.3g和16.1g,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尤其是处理1和处理5差异显著。此外,处理2和处理3组的效果也较好,均值分别为42.1g、14.3g和40.6g、13.2g。综上所述,联合使用光合钛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潞党参的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整株生物量和根部生物量方面表现最佳。对潞党参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表3SPSS数据分析结果变量组别均值(g)方差F值P值水分(%)灰分(%)醇浸出物(%)炔苷含量(mg/g)整株生物量处理138.28.268.720.00415.64.661.64.799处理242.16.926.25515.14.360.86.255处理340.67.345.57715.44.561.05.577处理446.35.685.99914.84.261.87.658对照空白35.09.424.50015.04.659.04.500根部生物量处理112.52.117.210.00715.24.560.54.235处理214.31.896.25514.84.260.26.146处理313.22.055.57715.04.461.05.326处理416.11.655.28114.24.261.67.283对照空白11.12.334.53215.14.859.54.268
(一)采收技术指标采收时间:确定“种植3-4年、秋季霜降前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依据是该生长周期下潞党参根部养分积累充足,且霜降后地上茎叶枯萎,有效成分(如党参炔苷、多糖)含量达到峰值,经多次采样检测,此阶段药材品质最优。运输要求:规定“2小时内运送至加工场地”,是因为采收后潞党参根部含水量较高,长时间堆放易滋生微生物,导致霉变,试验数据显示,2小时内转运可将霉变率控制在1%以下。(二)干燥技术指标自然晾晒法:摊晾厚度“不超过5cm”、每日翻动“2-3次”,是为保证药材各部位均匀干燥,避免局部色泽差异;干燥终点“含水量≤13%”,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此含水量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且能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热风干燥法:初始温度“40-45℃”、后续升至“50-55℃”、最高不超过“60℃”,是因为温度过低会延长干燥时间,过高则会破坏党参炔苷等热敏性成分,试验验证该温度区间既能保证干燥效率,又可使有效成分保留率达90%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40%”,是为加速水分蒸发,避免药材受潮。(三)规格等级指标分级标准中“根长、根直径、重量”等指标,结合市场流通实际与药用需求确定。特级“根长≥35cm、直径≥2cm、重量≥40g”,主要面向高端药用市场,此类规格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外观品质好;三级“根长≥20cm、直径≥0.8cm、重量≥10g”,适用于普通药用或保健品加工,既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也避免资源浪费。(四)质量指标感官指标:“色泽黄白色至棕黄色、断面淡黄色,具有特有香气、味微甜”,是基于优质林下潞党参的传统性状特征,异常色泽或异味通常表明药材变质,无药用价值。理化指标:总灰分“≤5.0%”、醇溶性浸出物“≥55.0%”,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党参炔苷“≥0.6mg/g”、多糖“≥0.3g/g”,是通过对长治地区多批次林下潞党参检测,取平均值并提高10%确定,确保标准先进性;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微生物限度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与中药材质量相关规定,保障用药安全。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地点试验地点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赵店村林下潞党参种植基地(113.436°E,36.200°N),海拔1400米,林下蓄水量丰富,适宜杂草生长。在2023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林下杂草发生与危害基本定型时开展草相及为害调查。1.2试验设计分别选取防草布(型号:绿黑双色多功能,规格:幅宽80-150cm厂家:青岛美泰无纺布有限公司)覆盖种植方法、松针(品种:油松,厚度:2cm)覆盖种植方法、未处理(对照组)三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处理12m2,共划分12小格,6格隔点取样,共计54个取样点,总面积54m2。调查样框统一为边长为1m2的正方形框,记载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禾本科以杂草茎秆数为单位,其他科以杂草株树为单位计算田间杂草数量),计算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密度(株/m2)=某种杂草株数/调查总面积;频度(%)=某种杂草出现的田块数/总调查田块数×100;多度(%)=某种杂草总株数/杂草总株数×100。1.3调查方法采用12宫格6点取样法,调查林下潞党参杂草的种类与分布,同时用三层三级目测法(表1)调查杂草发生和危害情况[4]。具体为:在林下潞党参田内设置1.0m×1.0m样方,分别对7月20日,8月20日,9月20日对样方内杂草的种类、数量、株高、重量进行调查,然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生物量测定。并对杂草危害情况调查参照三层三级目测调查法,调查主要种类杂草的危害等级(表1)。表1三层三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层次盖度/%Ⅰ级(轻)Ⅱ级(中)Ⅲ级(重)杂草与作物高度相当或高于作物<1010-20>20杂草高度占作物高度的1/2以上<1515-30>30杂草高度不及作物高度的1/2<2020-40>40注:盖度是杂草地上部分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百分数。1.4杂草鉴定使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发的“植物智花伴侣专业版APP”进行分析鉴定,部分标本及照片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进行鉴定。2结果与分析2.1未处理杂草生长状况调查传统种植方法中,调查发现杂草20种。包括:刺儿菜、苦菜、马唐、狗尾草、土荆芥五种优势杂草,其中刺儿菜与马唐两个品种频度和覆盖度最广,每个样本地块均有分布,在所有杂草种类中生物量最大分别达到216g/㎡,245g/㎡。除覆盖防草布和松针种植方法中出现的杂草外,还包括萝藦草、问荆、活血丹、薤白、画眉草五种。未处理杂草总株数为978株,总重量为10739g/㎡,总生物量为1363g/㎡。通过从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频度等10个因素结合“三层三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发现刺儿菜、苦菜、马唐、狗尾草、土荆芥危害程度为Ⅲ级;活血丹、薤白、画眉草危害程度较弱为Ⅰ级;剩余12种杂草危害程度为Ⅱ级(表2)。表2传统种植方法杂草生长状况调查序号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株/㎡)频度(%)多度(%)最高(mm)平均高(mm)重量(g/㎡)生物量(g/㎡)1刺儿菜204653410020.8658053019402162灰灰菜43357834.40360340425743苦菜16638116716.972852408501934马唐441707410045.0938534023962455狗尾草1162133311.86420390265426土荆芥1323156113.504504206151687铁苋菜37326833.78285250835888茵陈蒿41347674.19200170936869早开堇菜8111390.821801603142210苜蓿草17153561.741701507325311绿穗苋8111280.822602601672312地肤8111280.822402401181413四籽野豌豆581220.511201201682114地黄8111280.8280601263015老鹳草13122391.331351202462216萝藦草671280.612402201161617问荆16213171.642602402261918活血丹351170.31170170851019薤白351110.31310310961120画眉草351110.313203208310合计9781073913632.2防草布覆盖种植方法杂草生长状况调查林下覆盖防草布种植潞党参方法中,发现杂草10种,分别为刺儿菜(C.arvensevar.integrifolium)、灰灰菜(C.albumLinn)、苦菜(S.oleraceusL.)、马唐(D.sanguinalis(L.)Scop.)、狗尾草(S.viridis(L.)P.Beauv.)、土荆芥(D.ambrosioides(L.)Mosyakin&Clemants)、铁苋菜(A.australisL.)茵陈蒿(A.capillarisThunb.)、早开堇菜(V.prionanthaBunge)、苜蓿草(M.sativaL.)。杂草总株数为244株,总重量为2469g/㎡,总生物量为501g/㎡。通过从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频度等10个因素结合“三层三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发现刺儿菜、苦菜、马唐为优势杂草,危害程度为Ⅲ级;灰灰菜、狗尾草、土荆芥危害程度为Ⅱ级;铁苋菜、茵陈蒿、早开堇菜、苜蓿草危害程度为Ⅰ级(表3)。表3防草布覆盖种植方法杂草生长状况调查序号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株/㎡)频度(%)多度(%)最高(mm)平均高(mm)重量(g/㎡)生物量(g/㎡)1刺儿菜775359431.565705206161852灰灰菜21382720.09360340210363苦菜644646126.222802505251214马唐414437216.80410380245845狗尾草14281440.06420400230216土荆芥14231670.06380350253257铁苋菜4151110.02420420110108茵陈蒿381170.023503508089早开堇菜381110.0231031095610苜蓿草381110.022602601055合计24424695012.3松针覆盖种植方法杂草生长状况调查覆盖松针种植方法中,调查发现杂草16种,除覆盖防草布种植方法中出现的杂草外还有绿穗苋(A.hybridusL.)、地肤(K.scoparia(L.)Schrad.)、田旋花(C.arvensisL.)、四籽野豌豆(V.tetrasperma(L.)Schreb.)、地黄(R.glutinosa(Gaetn.)Libosch.exFisch.etMey.)、老鹳草(G.wilfordiiMaxim.)。杂草总株数为657株,总重量为5949g/㎡,总生物量为985g/㎡。通过从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频度等10个因素结合“三层三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发现刺儿菜、灰灰菜、苦菜、马唐为优势杂草,危害程度为Ⅲ级;狗尾草、土荆芥、铁苋菜、地黄危害程度为Ⅱ级;剩余杂草危害程度为Ⅰ级(表4)。表4覆盖松针种植方法杂草生长状况调查序号杂草种类株数覆盖度(%)平均密度(株/㎡)频度(%)多度(%)最高(mm)平均高(mm)重量(g/㎡)生物量(g/㎡)1刺儿菜183581110046.9258052016502562灰灰菜144428616.9234533014252103苦菜90385334.622802404861234马唐914166723.333803504951355狗尾草54323171.28410400256586土荆芥36242281.79450420283487铁苋菜14181503.59280260315328茵陈蒿8121222.05190160182179早开堇菜261110.5118018078510苜蓿草251110.5117017098611绿穗苋8121282.052602601652112地肤581171.2824024072813田旋花251110.51150150811014四籽野豌豆4161171.031201151321515地黄10211112.5680701563516老鹳草4161111.03130130756合计6575949985四、主要技术指标1、绿色覆盖物技术指标(1)生物质覆盖:松针厚度2cm(基于试验,此厚度下土壤温度日波动≤4℃,根系活力提高25%,过厚易缺氧烂根),抑草率52%;秸秆厚度3-5cm,抑草率45%。(2)物理覆盖:防草布透光率≤5%、宽度0.3-0.4m、使用寿命≥3年(120g/m2规格抗风揭能力最佳),抑草率85%,边缘需用U型钉固定(间距40cm)。(3)生物防控:本试验旨在探究麦冬绿色覆盖在党参地中对杂草的防治效果,明确麦冬覆盖对党参生长环境中杂草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的影响,为党参种植中杂草的绿色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的技术方案,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实现党参的生态种植。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排水良好且前茬作物相同的潞党参种植地块作为试验地。该地块土壤类型为黄壤土,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为2%。试验地内杂草种类主要有如马唐、牛筋草、藜、狗尾草、刺棘草等。1.2试验材料党参品种:选择平顺县西沟乡赵店村林下潞党参基地二年生党参,2024年4月种植生长良好。麦冬品种: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麦冬作为覆盖材料。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2.1麦冬覆盖处理在党参种植行间种植麦冬,覆盖厚度为2cm,确保土壤表面被均匀覆盖。2.2人工除草处理定期进行人工除草,保持党参地内无杂草生长。2.3空白对照处理不进行任何除草措施,让杂草自然生长。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m2,小区之间设置2m宽的隔离带,以防止不同处理之间的相互干扰。党参的种植密度为40株/m2,种植方式为条播。2、试验内容2.1杂草调查2.1.1.调查时间:分别在覆盖后的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对生长的杂草进行调查。2.1.2调查方法:在每个小区内采用五点取样法,选取5个0.5m×0.5m的样方,记录样方内杂草的种类、数量、株高、鲜重等指标。2.1.3计算指标:杂草种类:统计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杂草种类,计算总的杂草数量。杂草密度:每个样方内杂草的总数量除以样方面积,得到杂草密度(株/m2)。杂草株高:测量每个样方内所有杂草的株高,取平均值。杂草鲜重:将每个样方内的杂草全部收割,称取鲜重,计算单位面积杂草鲜重(g/m2)。3、党参生长指标调查在党参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花期、收获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党参,测量其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4、数据记录与分析4.1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次调查的各项数据,包括杂草的种类、数量、株高、鲜重,党参的生长指标以及土壤指标等,建立数据库。表5不同时间段杂草数据调研表调查时间处理方式杂草种类(种)杂草密度(株/m2)杂草株高(cm)杂草鲜重(g/m2)处理1第15天麦冬覆盖处理310320人工除草处理38310空白对照处理8201250处理2第30天麦冬覆盖处理415525人工除草处理510515空白对照处理1130560处理3第60天麦冬覆盖处理516830人工除草处理615832空白对照处理135010115处理1:此时杂草处于萌发初期,重点调查杂草的萌发种类和初始密度,观察麦冬覆盖是否能抑制杂草的早期萌发。从预期数据看,麦冬覆盖处理下杂草种类、密度、株高和鲜重均低于空白对照处理,表明其对杂草早期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处理2:部分杂草已进入快速生长期,着重记录杂草的生长态势,包括株高的增长情况和新增杂草种类,分析麦冬覆盖对杂草生长的抑制效果。数据显示,空白对照处理的各项指标增长较快,而麦冬覆盖处理增长相对缓慢,抑制效果明显。处理3:杂草生长较为旺盛,全面调查杂草的种类、密度、株高和鲜重,评估麦冬覆盖在杂草生长高峰期的防治作用。空白对照处理杂草生长旺盛,各项指标均较高,麦冬覆盖处理仍能保持较好的抑制效果。4.2数据分析通过表5数据可知空白对照处理下杂草生长态势迅猛,从第15天到第60天,杂草种类从8种增加至13种,密度从20株/m2飙升至50株/m2,鲜重从50g/m2大幅增至115g/m2,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充分表明无任何除草措施时,杂草会疯狂滋生。?人工除草处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生长,杂草种类从3种增至6种,密度从8株/m2升至15株/m2,鲜重从10g/m2增至32g/m2,前期效果较好,但后期各项指标均有回升,抑制效果不够稳定。?而麦冬覆盖处理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最为出色,是三种处理方式中效果最好的。其杂草种类仅从3种增至5种,密度从10株/m2缓慢升至16株/m2,鲜重从20g/m2增至30g/m2,不仅种类增幅最小,密度增长最为平缓,且在第60天时鲜重(30g/m2)低于人工除草处理(32g/m2),长期抑制效果更为稳定,能持续有效地控制杂草生长。
我的标准
购物车
400-168-0010






对不起,暂未有相关搜索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