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针对当前锂电池行业对高性能树脂材料的需求,明确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盖板结构件用树脂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界定标准覆盖的树脂材料类型及其在电池结构件中的材料性能要求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规范与电池结构件用树脂材料相关的技术术语,确保行业内沟通的一致性。4要求:提出材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杂质或异物、机械性能(拉伸强度)、耐热性能(压缩复原率、耐老化性)、化学稳定性(耐电解液、耐高温电解液和水蒸气渗透性)、电性能(耐漏电流起痕性、击穿电压、绝缘电阻等)。5试验方法:规定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标准和试验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6检验规则:规定了统一的检验规则和判定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电池结构件的安全性和性能提供保障。7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对树脂材料的标志内容、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及储存环境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材料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本标准主本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锂电池盖板结构件用树脂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及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增强。
标准针对锂离子电池盖板结构件用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盖板的结构件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界定标准覆盖的树脂材料类型及其制作成电池结构件的性能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要求:提出结构件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外观和尺寸、加工性(熔接痕、分层)、化学稳定性(耐电解液)、用在盖板上的气密性、用在电池中的性能(绝缘电阻、温度循环、挤压、振动等)。5试验方法:规定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标准和试验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标准中序号5.4的测试方法采用了专利技术(专利号:CN112384782A、CN112384782B、特許6687064号),该技术由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用于准确测试树脂加工成结构件的加工性能。其核心在于通过结构件的拉伸应变曲线,精准检测材料的成型质量和加工稳定性。该方法已被验证为评估加工性的重要工具,并为树脂材料在电池结构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6检验规则:规定了统一的检验规则和判定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电池结构件的安全性和性能提供保障。7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对树脂材料的标志内容、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及储存环境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材料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