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阅读由平台提供
即将离开本页面去往平台,确定前往?
提示:
QQ交流1群(已满)
QQ交流2群
购买标准后,可去我的标准下载或阅读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元
本文件规定了通江银耳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地环境、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标识、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产地区域。适用范围为推荐通江银耳协会会员单位使用和社会自愿采用。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元
主要技术内容有感官要求、成分鉴别指标、理化指标(银耳多糖、水分、灰分、PH、铅、镉、汞、总砷、总汞、米酵菌酸、黏度、电导率、透光率、含氮量)、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本文件规定了酸性银耳多糖粉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以门担子菌门、异隔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子实体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纯化、冷冻干燥、粉碎制成的酸性银耳多糖粉。
6制作工艺6.1加工6.1.1汤锅中掺入清水置旺火上,烧沸,下入荸荠粉籽煮约1min,起锅快速放置冷水盘中冷却。6.1.2石榴米挤出果汁。6.1.3将水发银耳放入锅中,下入水发银耳碎,熬至呈现液浓,加冰糖、石榴汁、熟荸荠粉籽,再熬至10min,起锅冷却,装入汤钵内即成。
场地选择、布局、设备、菌种选择、栽培基质、制棒、接种、菌棒培养、出耳管理、采收、档案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银耳在形态结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菌种生产、栽培、病虫害等方面的专用名词和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银耳的科研、生产、加工、教学及流通领域。
本标准适用于通江县行政辖区内按《段木银耳生产技术规程》(DB51/T 440-2012)生产的通江银耳干品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江银耳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生产技术要求(环境、栽 培技术要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
请检查您输入的标准号或标准名称是否有误,您可以通过精简关键词来查询:
1.按标准号检索,如检索“GB/T 10136-2015” ,可直接输入“10136”
2.按标准名称检索,如检索“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可直接输入“食品”或“食品安全”
3.您可去“标准信息检索”栏目全局搜索,检索结果只供参考!
另外,如果您查询的标准刚发布,可能还在加工尚未正式出版;如果您要找的是行业标准,部分行标我们会尽快入库。 更多条件检索,请点击高级检索或 标准出版进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