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模型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工程建设行业前沿数字化技术,是工程建设行业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相继发布了工程数字化系列标准用于指导及推动工程数字化转型发展,但由于缺乏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数字化标准,广东省内开展的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化建设实施缺乏可供参考的技术标准。为满足数字化应用需要,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了本文件,旨在提升广东省内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件是在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的企业级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本文件遵照国家标准编制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家、地方及行业已有相关标准内容,总结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国内其它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适用于广东省内的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化技术的实施,也可以为其他工程提供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形式多样等诸多特点,起草单位初步规划了五项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涉及信息模型及地理信息技术,内容侧重信息模型创建、编码、应用、交付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交付等内容,贯穿整个实施过程。五项文件内容有相互衔接,每项文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文件主要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地理信息数据的交付,并间接对数据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作出规定,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模型在勘测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环节的统一、完整和准确。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评价,以及对新(改、扩)建项目的能效要求。经对行业内的主要产品种类及现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查询、研究分析,结合我省行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生产情况,选定铜材加工行业作为主要研究方向。2.指标及等级。评价产品分为电解铜箔(锂离子电池用)和电解铜箔(印制板用)两类。两类产品的能耗等级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进行分级,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三级。3.统计和计算方法。统计方法规定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综合能耗统计范围、统计范围的基本工艺流程、统计方法以及计量管理要求。生产企业实际计算综合能耗时,应按产品的实际能耗折算成标准煤后再计算。计算方法规定了电解铜箔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其中对于生产两种以上产品的综合性铜加工企业,间接生产用能和辅助生产用能需按比例分摊至各品种能耗总量。4.等级及结果应用。针对不同指标,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产品单耗进行评价,规定了现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值应不大于表中的Ш级指标;新建或改、扩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准入值应不大于表中的Π级指标;新建或改、扩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先进值应不大于表中的Ⅰ级指标。评价结果供节能主管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