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旨在规范石油化工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遴选工作,确保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结合国际国内通用方法,本指南采用指标评价-决策矩阵法对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土壤-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遴选。(2)本指南针对石油化工场地存在的不同类型污染物制定了石油化工场地污染物数据库,供专业人员结合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具体情况遴选可行的修复技术。(3)本指南系统考虑修复技术的可操作性、污染物去除率、修复时间、设备投资、运行费用、后期费用、残余风险、长期效果、健康影响、管理可接受程度、公众可接受程度等决策指标,制定决策指标体系。(4)本指南针对适用于石油化工污染场地的不同修复技术决策指标,制定了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矩阵和指标评分标准表,供专业人员结合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具体情况遴选最优的修复技术或修复组合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术语和定义、鉴定评估原则、鉴定评估范围、鉴定评估内容、鉴定评估工作程序。其中:⑴鉴定评估原则:鉴定评估原则主要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及独立客观原则。⑵鉴定评估范围:确定鉴定评估时间范围和鉴定评估区域⑶鉴定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污染环境行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情况及损害确定;鉴定污染物的性质;分析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行为与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的性质、范围和程度;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价值量化方法,计算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价值量等内容。⑷鉴定评估工作程序:包括鉴定评估准备、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调查与损害确定、因果关系分析、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实物量化、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价值量化、鉴定评估报告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