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规定了造纸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部分适用于广东省造纸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本部分共6章,其中:(1)第1章范围规定了造纸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类型、对标工作内容、对标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造纸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3)第3章术语与定义给出了单位纸产品综合能耗、单位纸产品综合电耗的定义;(4)第4章能效对标工作内容规定了能效对标工作要求。(5)第5章第1节“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列出了造纸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单元分类信息。(6)第5章第2节“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提出了造纸行业用能单位的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规定了造纸行业用能单7位应在GB17167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GB/T29454的要求,依照能源使用种类划定能源计量范围,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使之满足特定计量项目下规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及计量器具性能要求指标,并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开展管理工作。(7)第6章“造纸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构建了造纸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部分规定了重点耗能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能效对标类型、能效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组织管理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指导广东省重点耗能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本部分分为7章,其中:(1)第1章“范围”明确了重点耗能行业能效对标管理的适用范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年修改版)分类标准,本标准适用范围为C17(纺织业)、C22(造纸和纸制品业)、C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制造业)等行业生产企业。(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了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所涉及到能效指标计算、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管理体系及能效对标管理方面的相关标准。(3)第3章“术语与定义”对能效标杆、能效对标、能效对标的边界等3个能效对标基本术语给出了定义。(4)第4章“能效对标类型”从选择能效标杆的方法给出了内部对标与外部对标的含义。内部对标主要指用能单位内部不同年度、季度、月度数据的纵向对标,以及用能单位内部设备、生产线间的横向对标。外部对标主要指同业间的横向对标。用能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内部对标或者外部对标,也可以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同时进行。(5)第5章“能效对标工作内容”包含工作步骤与形式:能效现状分析:用能单位应从实际生产工艺和设备出发,根据各用能单元历史用能数据及节能改造情况,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能效改进潜力。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节能报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能源审计报告等资料,初步确定能效改进重点环节,进而确定适合用能单位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以及能效目标;能效标杆选择及能效对标分析:用能单位应充分、全面对本行业发展趋势、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建立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结合《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初步选取若干个潜在的能效标杆。从生产工艺、设备用能状况、能源管理各方面,对潜在的能效标杆进行研究分析,选定适合能效对标单元的能效标杆。能效对标单元与能效标杆之间进行对标分析,全面充分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挖掘能效改进潜力、确定能效改进方向,根据生产实际确定合理的能效对标目标值。在能效对标工作中,能耗统计与计算应按GB/T2589的要求执行、能源审计应按GB17167的要求执行、节能量测量与验证应按GB/T28750的要求执行;制定能效改进实施方案:依照《能效对标分析报告》,结合用能单位生产实际、专家建议、模拟演练等,针对性制定《能效改进实施方案》;落实能效改进措施:用能单位按照《能效改进实施方案》,细化责任机制,将能效改进目标和改进方案落实到相关责任主体。对《能效改进实施方案》实行过程控制、监督评估。确保计划进度得到落实,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实施方案;能效对标工作评估:用能单位能效对标工作评估应遵守GB/T13234、GB/T28750、GB/T31341的规定对能效对标的结果进行验证与审核,评估各项能效指标改进是否达到目标。用能单位应将总体评估与单项能效指标评估、定期评估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在定量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定性评估。用能单位在开展自我评估的同时,亦可聘用外部机构开展评估工作;持续改进:总结提炼能效对标工作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和制度,并融入到下一阶段《能效对标工作计划》的编制之中。调整能效标杆并编制更高层次的《能效对标工作计划》,深入持续开展能效对标工作。(6)第6章“技术要求”包括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能效对标边界划分技术要求、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技术要求、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技术要求、能效对标分析技术要求等六大部分内容:a)其中考虑不同重点耗能行业特点,在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特别提出了“能效标杆应与相应能效对标单元具有相似分类信息”;b)在能效对标边界划分技术要求提出能效对标的边界应涵盖用能单位主要用能环节与设备;c)在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技术要求提出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的发展和能效对标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能效对标的不同阶段应对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逐步覆盖用能单位所有用能环节,逐步扩大能效指标类型;d)在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提出用能单位应在按照GB17167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各行业标准完善配备工作;e)在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技术要求,提出了搜集范围为行业能耗限额等相关国家标准中相关部分,国内外权威机构或行业协会发布的最佳节能实践,行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国家级、省级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以及《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等目录的最新版本中的新近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管理体系、生产运行优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等;f)在能效对标分析技术要求,提出差异性分析、阶段性分析典型性分析、综合性分析的含义。(7)第7章“管理要求”基于重点耗能行业能效对标管理工作,明确了负责人与参与人员的要求,详细说明了能效对标机构与职责、管理制度要求内容。(8)附录A列出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案例作为参考。
本部分规定了石化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广东省石化行业炼油企业、乙烯生产企业等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其他石化行业用能单位可参照本文件执行。本部分共6章,其中:(1)第1章范围规定了石化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石化行业炼油企业、乙烯生产企业等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其他石化行业用能单位可参照本文件执行;(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构成;(3)第3章术语和定义给出了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量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定义;(4)第4章能效对标工作内容规定了能效对标的工作要求;(5)第5章第1节“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列出了石化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单元分类信息。(6)第5章第2节“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提出了石化行业用能单位的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规定了石化行业炼油、乙烯用能单位应在GB17167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GB/T20901的要求,依照能源使用种类划定能源计量范围,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使之满足特定计量项目下规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及计量器具性能要求指标,并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开展管理工作;(7)第6章“石化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构建了石化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了企业级、工序级能效指标;列出了各能效指标的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部分适用于广东省陶瓷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本部分共6章,其中:(1)第1章范围规定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类型、对标工作内容、对标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陶瓷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3)第3章术语与定义给出了陶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陶瓷单位产品综合电耗的定义。(4)第4章能效对标工作内容规定了能效对标工作要求。(5)第5章第1节“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列出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单元分类信息。(6)第5章第2节“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提出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的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规定了陶瓷行业用能单位遵守GB17167的规定,进一步按照GB/T24851、GB/T31350的要求,依照能源使用种类划定能源计量范围,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使之满足特定计量项目下规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及计量器具性能要求指标,并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开展管理工作。;(7)第6章“陶瓷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构建了陶瓷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部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对标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部分适用于广东省纺织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本部分共6章,其中:(1)第1章范围规定了纺织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术语和定义、对标类型、对标工作内容、对标技术要求与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纺织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3)第3章术语与定义给出了单位纺织产品综合能耗、单位纺织产品综合电耗的定义;(4)第4章能效对标工作内容规定了能效对标工作要求。(5)第6章第1节“能效标杆选择技术要求”列出了纺织行业用能单位能效对标单元分类信息。(6)第5章第2节“数据收集与验证技术要求”提出了纺织6行业用能单位的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规定了纺织行业用能单位应遵守GB17167的规定,进一步按照GB/T29452的要求,依照能源使用种类划定能源计量范围,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使之满足特定计量项目下规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及计量器具性能要求指标,并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开展管理工作。;(7)第6章“纺织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构建了纺织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规则............................................................................35总体要求............................................................................36部件要求............................................................................57试验方法............................................................................6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