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校准方法6.2.1外观及通电检查为使被校功率放大器能够安全可靠正常工作,在正式校准前应对功率放大器进行外观和通电检查。a)功率放大器的外形结构完好,外露件等不应损坏或脱落,机壳、端钮等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按键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的现象;b)被校功率放大器制造厂家、型号、编号等均应有明确标记;c)附件、连接电缆应齐全,接口类型、供电电源电压、频率标志等应准确无误;d)通电检查输出电压、电流显示正确,各增益切换功能正常,过热保护、电压短路、电流开路报警功能、暂停控制、状态显示、高功率切换功能等均正常;e)功率放大器若采用外接计算机控制,控制软件应能正常与仪器通信,控制仪器工作;f)功率放大器应配备专用的接地端子。6.2.2绝缘要求6.2.2.1绝缘电阻a)输出端短接,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试输出端对机壳之间绝缘电阻;b)各输入端短接,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试电源输入端对机壳之间绝缘电阻。6.2.2.2工频耐压T/HNJX0004—20216将耐电压测试仪的高、低输出端分别接于被校功率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机壳接地之间,施加工频交流试验电压1.5kV,历时1min。
除了标准的规范性要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外,本标准的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功能要求、汽车应用场景需求、软件测试、软件评价。其中:(1)功能要求:根据软件产品特性、操作描述和用户场景,提出软件的功能分为如下5类:网格操作功能、边界条件功能、物理模型功能、后处理功能、计算功能,并针对上述5类功能提出具体要求;(2)汽车应用场景需求:针对汽车行业定义流体及热管理三维仿真分析软件的应用场景,全面覆盖流体及热管理性能开发范围,分为如下5类: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开发、汽车热管理性能开发、汽车风噪性能开发、汽车空调性能开发、汽车尘土雨水管理性能开发,标准中已明确针对以上性能开发对软件提出的需求,以及应用软件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信息;(3)软件测试:标准中已明确测试对象、测试流程、测试准备、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其中测试方法针对前述功能要求一一对应,明确测试项、测试步骤等内容;(4)软件评价:标准中已明确汽车流体及热管理三维仿真分析软件工具的评价体系、评分计算方法以及测评结论。标准的附录部分包含两类内容:(1)附录A评分标准使用建议:包含网格操作功能评价、边界条件功能评价、物理模型功评价、后处理功能评价、计算功能评价,以上5项评价标准与功能要求的5项内容一一对应,已明确测试项及详细评分细则的使用建议,软件测试方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权重继而计算软件评分;(2)附录B软件评价等级使用建议:根据测评结果对软件进行等级评价,包含A(优)、B(良)、C(及格)、D(差)四个等级,标准给出软件等级评价与评分范围的使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