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重点区域场地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迁移风险评估、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7.1总体原则总体原则如下:(1)参考国家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根据四个重点区域涉重金属行业类型,制定重点区域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评估流程见图3)。图3四个重点区域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流程(2)重点区域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适当增加长三角电镀、京津冀化工和长株潭有色冶炼三个重点行业场地调查阶段的采样区域、点位数量、采样深度和检测因子。(3)根据重点区域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迁移风险等级和场地水文地质特征,筛选定向调控措施(具体措施见表1),进而制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表1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技术措施7.2长三角区域7.2.1电镀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依据长三角区域所涉电镀行业类型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将具体场地划分为重点关注场地、中度关注场地及一般关注场地,分别制定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见图4。注:a明显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b适度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图4长三角区域电镀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7.2.2电镀场地重金属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制定过程中,基于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高、中、低迁移风险等级,充分考虑场地土壤pH、有机质、潜水水位、土壤质地、开发周期、用地类型、经费预算等影响因素,筛选相匹配的定向调控技术。长三角区域电镀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见表2。表2长三角区域电镀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7.3京津冀区域7.3.1化工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策略依据京津冀区域所涉化工行业类型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将具体场地划分为重点关注场地、中度关注场地及非关注场地,分别制定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见图5。注:a明显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图5京津冀区域化工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7.3.2化工场地重金属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京津冀区域化工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见表3。表3京津冀区域化工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7.4珠三角区域7.4.1机械制造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策略依据珠三角区域所涉机械制造行业类型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将具体场地划分为重点关注场地、中度关注场地及非关注场地,分别制定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见图6。注:a明显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图6珠三角区域机械制造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7.4.2机械制造场地重金属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珠三角区域机械制造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见表4。7.5长株潭区域7.5.1有色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策略依据长株潭区域所涉有色冶炼行业类型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将具体场地划分为重点关注场地、中度关注场地及一般关注场地,分别制定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见图7。注:a明显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b适度增加采样点位数量和采样深度。图7长株潭区域有色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评估策略7.5.2有色冶炼场地重金属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长株潭区域有色冶炼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见表5。表5长株潭区域有色冶炼不同情形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