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鳖共作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田间工程、水稻栽培、中华鳖养殖、档案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泰州市,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单季稻稻鳖共作区的产品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6876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GB/T32140中华鳖配合饲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C/T000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规范SC/T1107中华鳖亲鳖和苗种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SC/T1135.5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5部分:稻鳖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稻鳖共作soft-shelledturtlefarming指以水田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鳖稻共生的除草、除虫、驱虫、肥田等的优势,两者同时生产、生长的一种共赢模式。4产地要求环境要求应选择在水源充足、周边安静、田块平整、排灌方便、保水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无污染的稻田。环境和底质应符合NY/T391和NY/T847的规定。面积要求单个稻鳖种养区域面积以10~30亩为宜。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
(一)关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改、扩)建的梁式桥、拱式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人工岛、隧道雷电防护装置的防雷设计、施工及检测。(二)关于术语和定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本标准,本标准共给出了15个有关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三)一般规定针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提出一个总体要求,主要包括雷电防护装置的组成、防雷区的划分、防雷分类、接地、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组成等方面。(四)直击雷防护本标准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内容提出要求。(五)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本标准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等电位连接与屏蔽、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提出了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其中,电涌保护器(SPD)包括了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线路的一般要求和电源线路、信号线路方面的要求。(六)雷电临近预警本标准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维护、防雷安全标志等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了对临近预警的预警流程、等级设置、发布对象、雷电临近预警安装、雷电临近预警维护、防雷安全标志的方式、作用、位置等方面的要求。(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本标准对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人员、检测程序、检测方法等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八)附录给出了广东省雷电风险区划、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雷电防护区(LPZ)划分、桥岛隧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的规范性附录和索塔接闪装置设置方法、桥岛隧整体防雷装置安装图、桥墩基础接地装置图、信号SPD的分类、低压电源设备的绝缘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预警区域定义、防雷安全标志、桥岛隧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参数等资料性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