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旁路转换开关电器及成套设备的定义、使用条件、结构要求、技术特性和验证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00V,直流不超过1500V的旁路转换开关电器及成套设备。旁路转换开关电器成套设备系指固定、柜式结构。旁路转换开关电器(BTSE)用于电源之间的转换。它包含着主电路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和旁路的开关电器及其它必要装置,当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退出主电路后,旁路开关电器应能保证对负载的供电。本标准适用于那些一次性设计、制造和验证或完全标准化批量制造的旁路转换开关电器及成套设备。成套设备进行生产和/或组装的可以不是初始制造商(参见3.1.8)。本标准仅适用于由PC级转换开关电器组成的旁路转换开关电器。本标准适用于户内环境使用。
标准共包括9章,具体如下:第1章范围提出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等。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提出引用和参考标准、规范。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便于标准的应用,对本标准中采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定。第4章型号对非晶铁心型号进行规定,给出示例。第5章技术要求对非晶合金铁心的基本要求、尺寸公差要求、外观要求给出详细文字说明及数据。第6章性能参数提出了非晶合金铁心的叠片系数、性能参数、噪音参数选定等要求。第7章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对非晶合金铁心的例行试验、型式试验、特殊试验进行了规定。对非晶合金铁心的试验项目和方法进行了规定。第8章标志对非晶合金铁心包装盒上的应标明的内容进行了规定。第9章包装、运输和贮存对非晶合金铁心的产品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共包括十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6kV到15kV盾构机或类似设备系统配电网中电源的连接用橡皮绝缘软电缆。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该标准引用的主要标准。第三部分为术语和定义:该标准给出了盾构机电缆相关的一些术语和定义。第四部分为电缆的使用特性:该标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使用特性.第五部分为电缆型号、规格:该标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电缆型号、规格、结构和产品表示方法第六部分为技术要求: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结构尺寸、和工艺要求、和材料性能。第七部分为试验条件: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环境温度和电压的频率和波形。第八部分为例行试验: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例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第九部分为抽样试验: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抽样试验项目和方法。第十部分为电气型式试验: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电气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第十一部分为非电气型式试验: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非电气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第十二部分为电缆识别标志: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线芯识别标志和成品电缆标志。第十三、十四部分为电缆验收规则和包装、运输和贮存:该部分介绍了盾构机电缆的电缆验收规则和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共包括1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乙丙绝缘熔断器连接电缆的代号、型号、规格、产品表示方法、使用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标签、运输及贮存。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该标准引用的主要标准。第三部分为术语和定义:给出了熔断器连接电缆抽样试验、型式试验、例行实验和额定电压的一些术语和定义。第四部分为产品代号、型号、规格和表示方法:介绍了熔断器电缆的代号、型号、规格和表示方法。第五部分为使用特性:介绍了乙丙绝缘熔断器电缆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最高工作温度、短路时允许的时间和温度、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第六部分为使用特性:该部分规定了的导体种类、导体屏蔽结构和性能、绝缘结构、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第七部分为试验条件:该部分规定了对环境温度、交流电压试验的频率和波型,冲击电压试验频率和波形。第八部分为例行试验:例行试验有导体直流电阻、环境温度下绝缘电阻、交流电压试验。第九部分为抽样试验:抽样试验有结构尺寸、热延伸、4h耐压试验。第十部分为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分为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电气型式试验有:弯曲试验及随后的耐压实验、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4h交流电压试验、90℃绝缘电阻试验、绝缘耐漏电痕试验。非电气型式试验有: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标志耐擦性试验。第十一部分为试验方法:该部分给出了针对上述技术要求,依据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自定的测试方法,对熔断器连接电缆进行检测与评估。第十二部分为验收方式:该部分规定了熔断器电缆的验收方式。第十三部分为包装、标签、运输及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