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羊草Leymuschinensis又称碱草,是禾本科赖草属植物。多年生,具下伸或横走根茎。具有抗寒、耐旱、耐践踏、耐贫瘠、耐盐碱,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其叶量丰富,具备较高的饲用价值。3.2苗床seedbed摆放育苗穴盘的地方,分地面和高架两种。3.3炼苗hardeningofdeeding是指移栽前7d,采取放风、降温和适当控水等措施,提高幼苗适应能力的过程。3.4根茎分蘖苗Rhizometilleringseedling羊草分蘖芽向地面上生长的分蘖芽形成新一代分蘖株。亦可为羊草分蘖向周边土壤扩散而经无性繁殖出的多个新生个体。3.5移栽Transplant将穴盘育的幼苗和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根茎分蘖苗移栽到大田的作业过程。3.6盐碱地Salinesoil是指土壤含盐量超过0.3%,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引黄灌区盐渍化耕地的主要特征及种类划分见附录A。4目标要求4.1穴盘育苗管理4.1.1穴盘育苗种子选择种子选定方法参照GB/T2930执行,推荐选用符合《草种管理办法》的规定,即通过审定的品种,如中科1号、中科2号等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达到GB6142标准规定的二级以上的要求。育苗场地育苗棚采用标准钢架日光温室或智能温室。育苗盘准备选择96孔一次性育苗盘。将育苗盘用高锰酸钾1:1000溶液浸泡30min消毒,洗净晾干待用。育苗基质选用及处理选用质量符合NY/T2118标准的基质,每立方米加50%多菌灵500g搅拌均匀,加水拌湿后,使基质含水量达到60%~70%,用手拿捏不出水,松手后自然散开为宜,密闭18h~24h后,即可装盘。装盘将消毒好的基质装满穴盘,用刮板刮平,5个穴盘一组对齐叠放,用力按压,压出2cm深的播种孔。播种3月中下旬开始育苗,每穴孔中均匀点播5~8粒,用配置好的基质覆盖并用刮板刮平、轻压后,摆放在高架苗床上。4.1.2温室温度羊草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30℃~35℃,夜间20℃左右,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0℃~20℃。4.1.3浇水出苗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补水一次,保证基质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湿度60%以上。出苗后每日下午进行补水一次。4.1.4炼苗移苗前7d开始炼苗,打开温室通风窗降温,移苗前3d,温室内温湿度与室外一致。4.1.5育苗周期一般育苗45d左右,幼苗高10cm~15cm即可出圃进行移栽。4.2根茎分蘖苗管理4.2.1返青前管理返青前去除羊草地的枯草及杂质。4.2.2返青后管理春季返青后,人工撒播15.0kg/667m2尿素,并及时进行喷(灌)水,促进羊草早期生长。4.2.3起苗前管理为保证起苗时土壤水分,在起苗前7d进行1次喷(灌),确保苗高15cm~20cm时及时起苗。4.2.4起苗人工用板锹垂直地面下挖10cm~15cm,裁成板锹大小的土块,平行地面铲出。人工用铁铲或刀具裁成小块,确保每簇含有2株~5株羊草,保持羊草根部完整并带土。5羊草移栽定植5.1整地机械翻耕,耕深20cm以上。采用激光平地仪进行平地,然后进行旋耕,适时镇压,达到土地平整、细碎、紧实。5.2施肥结合整地,将尿素、土壤调理剂、磷酸二铵按照1:1:1比例混合均匀后人工撒播,撒播量30kg/667cm2。5.3播前除草移栽前选用50%乙草胺150mL,加水15.0kg,机械喷洒地面后用旋耕机旋地,使除草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封闭预防杂草。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1的规定。5.4移栽春季可在4月下旬~5月下旬,秋季8月上旬~9月下旬移栽。5.4.1穴盘苗移栽移栽方法拉线移栽。穴深5cm~8cm。每穴内放入1穴苗。移栽后覆土将根部基质覆盖并压实封严土穴,低于地表1cm左右。移栽密度行距60cm、株距60cm。5.4.2根蘖苗移栽移栽方法拉线移栽,穴深10cm~12cm,每穴内每簇苗株2~5株,移栽后覆土4cm~5cm,并压实封严土穴,保持穴内的覆土稍高于羊草茎基部,低于地表1cm左右。移栽密度行距80cm、株距60cm。6田间管理6.1灌水移苗后及时喷(灌)水,喷灌条件下5d内连续每日喷灌2次,满足羊草移栽缓苗对水分的需求,保证羊草成活率。以后根据土壤墒情确定喷灌水时间,盐碱地宜用喷灌进行。6.2追肥移栽成活后一个月,将尿素、土壤调理剂、磷酸二铵按1:1:1比例混匀后进行追施,追施量15.0kg/667cm2。第二年返青至拔节期追施尿素15kg/667m2。6.3苗期除杂草在羊草完全成活后,人工除草或化学农药防除杂草。化学除草剂选用2,4-D丁酯、乙氧氟草醚混合配置;每亩用72%2,4-滴丁酯乳油50~100mL,对水30kg~40kg稀释喷雾或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mL~50mL,对水50kg稀释喷雾。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1的规定。7羊草收获管理7.1羊草收获7.1.1刈割期及次数羊草移栽当年和第二年,生物量较小,不宜刈割。移栽至第三年生物产量达到最大,第一茬在抽穗期进行刈割,第二茬在7月底刈割,第三茬在9月上中旬刈割,采用收割一体化机械作业。7.1.2留茬高度留茬高度5cm~10cm。7.2种子收获移栽的第二年就可以收获种子,收种地7月初进行刈割收种,采用收割一体机械作业进行收种。7.2.1种子晾晒将收回的羊草种子及时摊开晾晒,每日翻晒1~2次,防止雨淋。7.2.2种子精选将草种晾晒至水分≤16.0%时,去除杂质、秕子等,精选好的种子装袋常温保存。7.2.3晒制干草机械收割后,在田间晾晒3d~5d,晒至含水量至40%左右时进行搂草。7.2.4打捆与贮藏羊草田间晾晒至含水量在16%~20%的区间,采用打捆机进行打捆作业。干草质量分级按照NY/T728规定执行。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精量播种Precisionseeding使用精量播种机械将确定数量的作物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行距、株距、深度播入土壤,并随即适当镇压的一种新的机械化种植技术。4目标要求4.1播前准备4.1.1品种选择宜选用早熟、生长发育快、生物产量高的品种。推荐选用符合《草种管理办法》规定的获国家审批进口高丹草、饲用高粱品种。种子选定方法参照GB/T2930执行,种子质量达到GB6142中高粱和苏丹草杂交种子质量分级规定二级以上的要求。4.1.2种子包衣播种前应选择包衣种,且符合GB/T2930.10。4.1.3造墒抢墒早播是复种高丹草或饲用高粱的关键技术。在小麦收获前10d左右灌水造墒,确保播种时土壤有良好的着床墒情。4.1.4整地与施肥整地灌水造墒后地表皮见白时及时收割小麦。旋耕后及时播种,要求旋深15cm以上,并进行耙地,土表见白时适时镇压。施基肥结合旋耕施底肥:有机肥100kg~30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硫酸钾5.0kg/667m2。4.2播种技术播种最迟于7月20日前完成,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深3.0cm~5.0cm左右,行距30cm~40cm,播后覆土镇压。播量:高丹草2.7kg~3.3kg/667m2;饲用高粱3.3kg~4.0kg/667m2。5田间管理5.1苗期除杂草在饲用高粱或高丹草苗前或出苗后,应视情况及时采取人工除草或化学农药对田间有害(毒)杂草进行防除;主要杂草的防治方法详见下表,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1的规定。防治对象防治适期药剂及使用方法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苗期化学除草,选择87.5%2,4-滴异辛酯乳油40mL~50mL/667m2,对水15.0kg喷雾进行防治,或采用20%二甲四氯钠水剂200mL/667m2,对水40kg~50kg喷雾防除。5.2水肥管理5.2.1追肥8月上旬前结合灌水追施磷酸二铵10.0kg/667m2,或硫酸锌2.0kg/667m2,硫酸钾5.0kg~10.0kg/667m2。或依当地土壤肥力参照测土配方建议追肥。5.2.2灌溉与排水饲用高粱或高丹草生长至拔节期,视情况在8月10日前及时灌水1次。饲用高粱或高丹草地不宜积水时间太长,如超过18h(<24h)应及时排除。6收获加工管理6.1刈割采用收割一体化机械作业进行刈割。6.1.1刈割收获复种的饲用高粱或高丹草在早霜来临之前进行刈割。6.2加工调制6.2.1干草调制技术晒制干草收获前要查询未来7d左右的天气预报,确定无雨才可机械收割后,在田间晾晒3d~5d,晒至含水量40%左右,进行搂草作业。打捆与贮藏饲用高粱或高丹草在田间晾晒至含水量在16%~20%的区间,采用打捆机进行机械打捆作业。干草质量分级按照NY/T728规定执行。6.2.2青贮调制技术饲用高粱或高丹草青贮饲料的制作可参照DB51/T796、或DB54/0106、或DB54/T0107执行。原料含水率一般原料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0%~70%时使用玉米青贮收割机械一次性收割并铡短。技术要求原料铡短以1.0cm~3.0cm为宜,保证清洁无霉变,青贮过程应在压实、密闭、不漏气的无氧条件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