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本文件适应于热电比不小于50%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新建或改扩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能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和考核;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省内新建或改扩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的能效控制。经对行业内的主要产品种类及现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查询、研究分析,结合我省行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生产情况,选定综合热效率作为主要能效指标。2.指标及等级。评价对象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机组,机组能效等级按综合热效率进行分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3.统计和计算方法。统计方法规定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综合能耗统计范围、统计范围的基本工艺流程、统计方法以及计量管理要求。生产企业实际计算综合热效率时,应按产品的一次能源输入、供电和供热量折算成标准煤后再计算,计算方法规定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综合热效率以及相关基础指标的计算方法。4.等级及结果应用。针对不同指标,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能效等级进行评价,能效等级指标见表2,规定了现有、新建或改扩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综合热效率应不低于表2中的Ш级指标;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管理者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措施、提高热电比和加强节能管理,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综合热效率不低于相关能效要求。
工程信息模型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工程建设行业前沿数字化技术,是工程建设行业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相继发布了工程数字化系列标准用于指导及推动工程数字化转型发展,但由于缺乏适用于引调水工程的数字化标准,广东省内开展的引调水工程数字化建设实施缺乏可供参考的技术标准。为满足数字化应用需要,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了本文件,旨在提升广东省内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件是在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的企业级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本文件遵照国家标准编制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家、地方及行业已有相关标准内容,总结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国内其它大型引调水工程的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适用于广东省内的引调水工程数字化技术的实施,也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依据。引调水工程具有线路长,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形式多样等诸多特点,起草单位初步规划了五项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涉及信息模型及地理信息技术,内容侧重信息模型创建、编码、应用、交付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交付等内容,贯穿整个实施过程。五项文件内容有相互衔接,每项文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本文件当中的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未包含征地移民内容。本文件主要涉及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信息的设计,实现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在勘测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环节的统一、完整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