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II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和定义44驱动气体、高分子吸收剂、规格、型号24.1驱动气体24.2高分子吸收剂24.3规格34.4型号35性能要求35.1使用温度范围35.2充装量35.3喷射性能45.4处置性能45.5使用温度喷射性能45.6振撞后的喷射性能45.7间歇喷射性能45.8密封性能45.9手持式处置装置机械强度45.10结构要求55.11推车式处置装置车架和行驶性能65.12抗腐蚀性能75.13虹吸管75.14塑料件要求75.15外观75.16压力指示器76试验方法86.1喷射性能试验86.2密封试验96.3振动试验96.4冲击试验106.5结构强度试验106.6操作力试验106.7行驶性能试验116.8腐蚀试验116.9外观检查116.10处置装置性能试验117标志118包装和运输119手册129.1使用者手册129.2维修手册1210检验规则12
为确保车用压缩氢气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安全使用,本团体标准规定了用于气瓶气密性试验的氦泄漏检测方法。本团体标准参考NB/T47013.8-201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GB/T15823-2009《无损检测氦泄漏检测方法》及JISZ2331-2006《氦泄漏试验方法》制定。其中氦泄漏试验方法参考JISZ2331-2006,规定了用于气瓶气密性试验的氦泄漏检测方法包括加压累积法和真空舱法。考虑到满足制造厂和检验机构生产和检验节拍的要求,规定气瓶制造厂和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可采用加压累积法或真空舱法;因为真空舱法精度更高,规定气瓶型式试验机构应采用真空舱法。本标准适用于车用储氢系统的氢气循环试验和渗透试验,具体包括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35MPa(表压)的车用氢气瓶的氢气循环试验及常温渗透试验,以及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70MPa的车用氢气瓶的使用性能试验中的常温和极限温度气压循环试验及极限温度渗透试验;不适用于内装填料的吸附储氢气瓶;站用压缩氢气储氢系统等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