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ALKEQNY 0006-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4.1牛源宜自繁自养,需购进牛只时,应符合NY5126规定的要求。4.2品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优良肉牛品种和地方品种母牛(或杂交种母牛)的杂交后代。4.3年龄一选择断奶后6月龄至2周岁的牛只。4.4性别生产普通牛肉宜选择公牛,公牛日增重高于阉牛、阉牛日增重高于母牛,2周岁以上的公牛宜去势后育肥;生产优质牛肉需将公牛去势后育肥。4.5体型选择与年龄相称、生长发育好的牛只。身体各部位匀称,体型大、体躯宽深,腹大而不下垂,背腰平直而宽广,四肢端正,皮肤柔软而疏松并有弹性。4.6健康应健康活泼、食欲好、被毛光亮、鼻镜湿润、粪便正常。5育肥牛的饲养肉牛的育肥方式分为短期育肥和持续育肥。育肥牛舍应符合NY/T1339要求,牛只饮水符合NY5027要求,饲料符合NY5127要求,饲养应符合NY/T5128要求,日粮配合参照NY/T815执行。宜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5.1短期育肥育肥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5.1.1过渡饲养期过渡饲养期一般20天左右。架子牛进场后先隔离观察,让牛适应新的饲料和环境。若有异常情况,应隔离管理。牛到场后第一次饮水应在牛休息1h~2h后,饮水量应限制在≤20kg,切忌暴饮,每头牛供给人工盐100g,第二次饮水时间应在第一次饮水3h~4h后,可在水中掺少量麸皮。牛只充足饮水后,可自由采食粗饲料,粗饲料长约5cm,不易铡得太短。上槽后仍以粗饲料为主,可铡成1cm~3cm。饲喂粗饲料2~3天后,开始饲喂精料补充料每天每头≤0.5kg,逐渐增加精料补充料饲喂量到1.5kg,按6.1处理后完成过渡期饲养,进入育肥前期饲养。5.1.2育肥前期育肥前期40天左右,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50%~60%,日增重保持在0.8kg~1.0kg。5.1.3育肥后期育肥后期一般在60左右,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70%~80%,日增重保持在1.2kg~1.4kg。5.2持续育肥育肥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5.2.1适应期断奶犊牛一般有1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应让牛只自由活动,充足饮水,饲喂优质粗饲料,精料补充料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当每天进食精料补充料1kg~2kg时,进入增肉期。5.2.2增肉期一般7~8个月,前5~6个月一粗饲料为主,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30%~40%;后2~3个月粗饲料减半,精饲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60%~70%,保持日增重≥1kg。5.2.3催肥期一般2~3个月,以精料为主,精料补充料占日粮干物质量的80%~90%,注意添加干草。6育肥牛的管理管理应符合NY/T5128要求。6.1驱虫健胃肉牛育肥前应进行驱虫,在驱虫后的3天进行健胃,所用食物符合NY5125规定。6.2称重、编号及分群育肥牛应进行称重、编号、分群饲养。散栏饲养时,每群以15~20头为宜,按年龄、体况相近分群,群内牛只个体体重相差≤30kg;限位饲养时,根据体况、强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进行饲养。6.3定时饲喂每天饲喂2~3次,时间应相对固定。6.4粪便处理6.4.1采用人工或机械刮粪的方式,每天圈舍清除粪便2~3次。6.4.2粪便处理以生物发酵或堆肥为宜。6.4.3废弃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规定。6.5疫病防治按照NY/T1339执行。6.6育肥记录记录育肥牛始重、育肥期中间称重、育肥末重及饲料消耗等相关生产记录。6.7适时出栏当育肥牛只表现出背腰宽平、骨结节部不明显、尾根脂肪附着丰厚、阴囊充盈、后档向两大腿伸展等达到满标体况时,体重一般在450kg~600kg,应及时出栏。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ALKEQNY 0006-2022

  • 标准名称: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9-15
  • 实施日期:

    2022-10-15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65.020.3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冯虎、刘志宇
  • 起草单位:

    内蒙古沃金牛业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阿鲁科尔沁牛业协会
  • 提出部门:

    阿鲁科尔沁牛业协会
  • 发布部门:

    阿鲁科尔沁牛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