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CACM 1090-2018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该方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针对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保健需求,将药物敷贴到人体--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保健作用。穴位贴敷具有如下特点: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针灸保健和药物调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对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但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证;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便于观察,操作中如有不适,可立即将药物撤除;适应证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防治。本规范是我国将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在治未病应用中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相前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提供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技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及保健人员正确使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疾病,使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应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本规范是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ZYYXH/T176--2010)的修订,是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SATCM-2015-BZ(341)”中《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而制定的,针对特定临床情况,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患者价值观和意愿,系统制定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选择的指导性意见。本规范制定的总体思路是: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将国际公认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方案分级的规范与古代文献证据、名老中医专家临床证据相结合,形成规范草案,并将临床研究证据与大范围专家共识性意见相结合,制定出能确保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的,具有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指导性意见。本规范的循证医学推荐方案的证据等级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推荐的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系统,即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的系统,其中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与弱推荐两级。强推荐的方案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小、个性化程度低的方案,而弱推荐方案则是估计变化可能性较大、个性化程度高、患者价值观差异大的方案。本规范推荐方案仅将目前获取到的最新证据以附件形式列在操作规范后面,供本规范使用者参考。本规范通过评审后,将以发布会、规范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并编制本规范参考手册供推广实施用。本规范计划定期更新。由规范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本规范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CACM 1090-2018

  • 标准名称: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敷贴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8-09-17
  • 实施日期:

    2018-11-15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11.120.01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包烨华、孙涛、郭义、余静、朱嵘、彭锦、赵霞、谢长才、苏同生、唐晓颇、周运峰、吴振起、曾友华、马文杰、李丽萍、洪菲菲、史红丽、刘小平、张冀东、怀银平
  • 起草单位:

    杭州市中医院、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
  • 归口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提出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