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潮州工夫茶器泥炉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CYH 004-2021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潮州工夫茶器泥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则。本文件适用3.1规定的潮州工夫茶器泥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9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GB/T3299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GB/T3301日用陶瓷的容积、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GB/T3302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GB/T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3303、GB/T5000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潮州工夫茶器泥炉潮州工夫茶艺所用四件主要组件之一,用红、白泥调砂(石英砂或河砂)烧制而成,以木炭为燃料,用于烧开水的小火炉,见图1。4产品分类产品按其外口径或高度分为高炉和矮炉两种。5技术要求5.1吸水率产品吸水率不大于16%。5.2抗热震性产品自25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穿。5.3产品规格5.3.1炉内径在9cm~12cm之间。5.3.2三山(炉面上的三个支点)应在炉体上均匀分布,高度(H1)在8mm~10mm之间。5.3.3炉深(炉窗到炉面H)在60mm~80mm之间。5.3.4炉窗孔直径在8mm~10mm之间。5.3.5矮炉高在12cm~25cm之间。5.3.6高炉高在25cm~40cm之间。5.4规格尺寸5.4.1口径误差口径误差±3.0%。5.4.2高度误差高度误差±4.0%。5.5外观质量5.5.1产品不允许有磕碰、裂穿缺陷。5.5.2产品放在平面上应平稳。5.5.3底部标志应正确、清晰,不得有明显歪斜与偏心。5.5.4每件产品不得超过4种缺陷。5.5.5产品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1规定。6试验方法6.1吸水率测定吸水率试验方法按GB/T3299执行。6.2抗热震性测定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按GB/T3298执行。6.3产品规格尺寸测定产品规格尺寸试验方法按GB/T3301执行。7检验规则7.1组批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同一规格、同一工艺、同一原料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7.2抽样抽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企业成品仓库内抽取,所抽样品应是同一批次的产品。将所抽样品分为两份,一份送检,一份备查。7.3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7.4交收检验7.4.1每件产品须经企业检验部门全数检验并经交收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4.2交收检验项目为5.3、5.4和5.5规定的内容。7.5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文件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原料改变时;b)生产工艺方法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d)生产工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e)国家市场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6判定规则7.6.1检验结果全部项目符合本文件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7.6.2检验结果中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符合本文件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6.3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可以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GB/T3302规定执行。8.2产品应在内包装盒和使用说明书中说明产品适用于干烧。8.3成套产品包装时要求配套无差错。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CYH 004-2021

  • 标准名称:

    潮州工夫茶器泥炉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1-08-20
  • 实施日期:

    2021-08-20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01.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叶汉钟、谢鸿洲、吴永宣、谢华、余俊忠、陈辉、蔡锐坤、赖通发、庄岱华、李焕周、卢华、林泽士
  • 起草单位:

    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会、潮州市陶瓷传统特色工艺研究中心、广东新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市永宣家用陶瓷制作厂有限公司、潮州市陈韵堂茶艺有限公司、潮州市联源陶瓷艺术研究院、潮州市湘桥区八邑茶壶工作室、潮州市溪东柴烧陶艺工作室、潮州市潮安区荣雅五金电器厂
  • 归口单位:

    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会
  • 提出部门:

    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会
  • 发布部门:

    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