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道地药材彭艾栽培技术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GTAC 001-2019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3.1艾菊科植物艾,又名艾、艾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3.2彭艾菊科植物艾的栽培变种,其生长环境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59号公告规定。4栽培技术4.1选地选择海拔300m以下,耕层厚度≥25cm,PH值5.7~6.3,土壤有机质含量≥1.6%,排灌条件良好,黄棕壤荒坡、丘陵、平地等地块。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质标准。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灌溉用水应定期进行检测。4.2整地地块选好后,根据地块土层特点,进行翻垦,每公顷施入经腐熟的农家肥45000kg,均匀混合翻入土层。然后进一步清除杂草、石块,整平。按垄距20~30cm起垄,修沟作厢待种。4.3栽植密度彭艾最佳栽植密度为每公顷95000株左右。4.4移栽种植早春,于彭艾苗高10cm左右,选土壤墒情适宜时,从母株茎基分离幼枝,按株行距30cm*40cm栽植,栽植后,覆土压实。移栽一次,一个生长季节过后,任其宿根翌年再次发芽生长,连续4~5年,应翻蔸一次,去除老根,重栽植新生幼枝,以防根茎老化。4.5田间管理春季至封行前,定期中耕除草,彭艾采收后翻晒行间,深度15cm,并清除残枝败叶,适度疏除过密根茎和宿根。4.6施肥管理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标准的规定。4.6.1施苗肥幼枝栽植成活后,苗高达30cm左右,每公顷施用尿素90Kg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4.6.2基肥采收后,结合翻晒行间园地,施入农家肥、厩肥等每公顷30000Kg作为基肥。4.6.3灌溉排水遇干旱季节,适时灌溉。遇天阴多雨,及时清沟排水。5繁殖方法生产上采用分株繁殖。每年早春,当苗高10cm左右时,选择无病虫害,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彭艾母株,从母株根茎分离出小幼株,剔除老化根茎,作为分株繁殖的种苗。6病虫害防治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加强土、肥、水协调管理为主,每次收获后及时清场,将残枝败叶集中深埋或焚烧,减轻病虫害为害基数。7采收技术7.1采收时间采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端午节前后一周为佳,一天中以中午12:00—14:00采收为好。7.2干燥从田间割取彭艾植株,运回,将彭艾茎秆直立棚靠,阳光下晒至六至七成干(含水量约40%左右),收回室内,直立阴干。7.3去杂脱叶将阴干后的彭艾植株,用脱叶机脱其艾叶。在脱其艾叶前,人工清除附着在植株上的藤蔓及其它植物落叶等杂质。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GTAC 001-2019

  • 标准名称:

    道地药材彭艾栽培技术标准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9-03-28
  • 实施日期:

    2019-05-01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65.02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谢继炯、古泽川、王一庆、王薇、徐振彬
  • 起草单位:

    馆陶县艾草协会
  • 归口单位:

    馆陶县艾草协会
  • 提出部门:

    馆陶县艾草协会
  • 发布部门:

    馆陶县艾草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