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光伏组件高效柔性生产线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30
  • T/JAMIA 007-2025
  • 现行
  •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6.1外观6.1.1生产线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工艺及技术文件制造。6.1.2涂漆表面(喷塑)应色泽一致、漆层均匀,表面应平整光亮,无堆积、剥落、起泡、划伤、磕痕、针孔及积漆、裸露基材等缺陷。6.1.3电镀及发黑部件表面应色泽光亮一致,机加件应符合相关图纸的要求。6.1.4尼龙件、塑料件、橡胶件不应出现变形及老化龟裂现象。6.1.5板金件应平整规则,无凸凹、无扭曲、翘曲,折弯处应棱角清晰,无折皱,接合处预留间隙应一致。6.1.6管线排列应规则整齐、美观。6.1.7电器箱内应无任何杂物、铁屑、灰尘。设备整体应清洁。6.1.8外框安装应平整、挺直、无划伤;组件正面与铝边框应无可视缝隙,背板与铝边框接缝处应无缝隙。6.1.9各标识、标牌应清晰、醒目、端正、牢固。6.2尺寸偏差6.2.1产线换向工站前后高度偏差±30mm,其余传输单元按传输方向高度偏差为±2mm,连接单元间距应不大于50mm。6.2.2光伏组件生产线上输送应到位平稳准确,每次位置重复偏差为±25mm。6.2.3光伏组件在生产线装框后,光伏组件的铝合金框两条对角线误差为±1.5mm,对边长度误差为±1mm。6.2.4组件铝合金边框背面接缝处高度落差应小于0.5mm;组件铝合金边框背面接缝处缝隙应小于0.5mm。6.3装配质量6.3.1产品零部件应齐全、完整,装配牢固,连接可靠,活动部件应运动灵活,固定部件应无脱落现象。6.3.2所有标准件安装应紧固到位,无松动,无缺少,无替代品。6.4性能要求6.4.1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线每个模块或单元受PLC及触摸屏单独控制,应能够显示各单元工作状况,避免在某个单元需要调整时而造成全段停止运行。各工位应能进行任意步进设定,速度可调,并有相应端口与铺设机、层压机及组件测试仪配合控制。6.4.2整条线生产线位置采用双输入点,在一组光电开关失灵的情况下应可正常工作。关键动作部分采用带自检功能接近开关,在开关出现问题后系统可以通过警示灯报警,并且停止相关工站的运行动作。要具有气源,真空等检测功能,在气源,吸盘真空未达到运行条件时,应报警并停止相关段运行动作。6.4.3PLC应有防死机功能,如发生人为误操作,设备不能对人身有机械或电气伤害,设备在紧急断电后应能保证光伏组件不产生破碎,料位传感器工作可靠,系统联锁和容错性能好,传送控制为有条件T/JAMIA007—20253检测手动控制,以避免人为误操作。6.4.4生产线可自动诊断系统本身及系统所接设备的故障,主工站在10ms内可对从工站轮流访问一遍,可及时发现故障并可准确定位,故障信息要有直观显示。6.4.5光伏组件生产线上过检率应不大于2%,漏检率应不大于0.25%。6.4.6正常运行作业时,由自动化生产线本身导致的光伏组件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10000。6.4.7光伏组件在生产线上输送时要运输平稳、连续,无误动作、无任何阻滞、无异常噪声。6.4.8光伏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无明显窜动、跳动、跑偏现象,不能引起光伏组件表面划伤、破损。6.4.9气路、连接件应密封良好,无漏气、无异常噪声,气缸工作正常,执行动作时应平稳,无爬行、冲击等异常现象。6.5噪声工作时噪声应不大于70db(A)。6.6安全要求6.6.1自动化生产线电气部分电气部分应符合GB/T16679、GB/T19215.1、GB/T5226.1、JB/T8734的规定。6.6.2自动化生产线电气及机械结构部分机械设计部分应符合GB/T15706的规定。6.6.3自动化生产线液压系统(如有)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6.6.4报警灯设定绿灯代表流水线正常运行;黄灯代表流水线出现堵料;红灯代表流水线出现故障。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JAMIA 007-2025

  • 标准名称:

    光伏组件高效柔性生产线技术条件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5-04-25
  • 实施日期:

    2025-04-25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81.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胡浩、马永刚、张映、杨帆、姚佳敏、刘建辉、徐健、李俊、周鸿运、唐少春
  • 起草单位:

    苏州宏瑞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亚德客(江苏)自动 化有限公司、苏州世鼎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归口单位: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 提出部门: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 发布部门: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