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SDVDA 002-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本标准起草过程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本标准规定了《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1、标准名称:“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兽药银黄可溶性粉中间产品金银花提取物,也适用于其他提取工艺相同的金银花提取物。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和参考了最新版的国内先进标准,以充分保证本标准条款的可依性和可行性。4、技术指标:本标准确定了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技术指标绿原酸鉴别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水分,%≤5.0溶解性符合规定绿原酸(C16H18O9),mg/g≥34.05、试验方法: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参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5.1性状将本品放置在白瓷盘内,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评定本品的外观性状,经不同厂家多批次的性状考察,为浅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色泽均匀。5.2绿原酸鉴别参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鉴别】制定了附录A(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鉴别方法)。银黄可溶性粉【鉴别】项中取样量为1g,相当于中间产品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50mg,所以确定取样量为50(±5)mg。银黄可溶性粉【鉴别】项同时对黄芩苷和绿原酸两种成分进行鉴别,用了黄芩苷和绿原酸两种对照品,本标准只对绿原酸进行鉴别,所以只取绿原酸对照品。其他如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样品提取、鉴别法都参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鉴别】执行。5.2.1原理试料中的绿原酸用75%乙醇提取,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5.2.2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5.2.2.1乙醇。5.2.2.2醋酸。5.2.2.375%乙醇:取乙醇79mL,用水稀释至100mL。5.2.2.4绿原酸标准工作液(0.3mg/mL):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供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用)3mg,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75%乙醇(A.2.3)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4℃保存。5.2.2.5聚酰胺薄膜。5.2.3仪器设备5.2.3.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00001g。5.2.3.2棕色容量瓶。5.2.3.4层析缸。5.2.3.5三用紫外分析仪。5.2.4样品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装入磨口瓶中作为试料检测。5.2.5试验步骤5.2.5.1提取取试料50(±5)mg,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75%乙醇(A.2.3)9mL溶解,作为试样溶液。5.2.5.2鉴别法分别吸取绿原酸标准工作液(A.2.4)与试样溶液(A.5.1)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A.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三用紫外分析仪(365nm)下检视。5.2.6结果判定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见图1。图1绿原酸鉴别色谱图1.绿原酸对照品2.样品5.3水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832水分测定法(第三法)中的规定执行。参照银黄可溶性粉【鉴别】水分的要求,确定了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的水分不得过5.0%,即≤5.0%。5.4溶解性溶解性是可溶性粉剂检查项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银黄可溶性粉的中间产品,将溶解性列入金银花提取物的技术指标之一,具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114可溶性粉中的规定执行。5.4含量测定参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含量测定】项,制定了附录B(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定量测定方法)。银黄可溶性粉【鉴别】项中取样量为1g,相当于中间产品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50mg,所以确定取样量为50(±5)mg。其他如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液相参考条件、测定法都参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银黄可溶性粉【含量测定】执行。5.4.1原理样品中的绿原酸用水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5.4.2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5.4.2.1甲醇:色谱纯。5.4.2.2乙腈:色谱纯。5.4.2.3磷酸。5.4.2.462%甲醇:取甲醇62mL,用水稀释至100mL。5.4..2.5绿原酸(CAS327-97-9,含量≥96.3%)5.4.2.60.4%磷酸溶液:取磷酸4.0mL,用水稀释至1000mL。5.4.2.7绿原酸标准储备液(100μg/mL):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供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用)10mg,置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2℃~8℃保存,有效期3个月。5.4.2.8绿原酸标准工作液(10μg/mL):精密量取100μg/mL的绿原酸标准储备液1mL,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保存。5.4.2.9微孔滤膜:0.45μm,有机相、水相。5.4.3仪器设备5.4.3.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00001g。5.4.3.2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5.4.3.4棕色容量瓶。5.4.3.5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mm×250mm,5μm)的色谱柱;或性能相当者。5.4.4样品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装入磨口瓶中作为试料检测。5.4.5试验步骤5.4.5.1提取平行做两份试验。精密称取试料50(±0.5)mg,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62%甲醇(B.2.4)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试样溶液。5.4.5.2液相色谱参考条件流动相:A:0.4%磷酸溶液(B.2.6),B:乙腈(B.2.2),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1。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表1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in流速,mL/min流动相A,%流动相B,%0~141.0881214~171.088→7312→2717~271.0732727~301.073→8827→1230~351.088125.4.5.3定量测定分别精密吸取绿原酸标准工作液(B.2.8)、试样溶液(B.5.1)与不加试样的空白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绿原酸对照品、样品及空白对照的色谱图(见图2-4),以色谱峰峰面积的响应值,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图2绿原酸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图3金银花提取物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图4空白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测定结果表明:在绿原酸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处,空白样品无干扰。5.4.6计算公式试样中绿原酸的含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1)式中:A对---对照品峰面积;A样---样品的峰面积;M对---对照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M样---样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C对---对照品含量;V对---对照品的稀释体积,单位毫升(mL);V样---样品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4.7试验数据与结果绿原酸对照品来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号:Z0261809含量:97.0%对照品①②称样量(mg)10.5210.57峰面积606612样品①②称样量(mg)49.6649.58峰面积26512691含量(mg/g)44.9445.46平均值(mg/g)45.2相对标准偏差(%)0.85.4.8精密度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6、检验规则:本条款规定了检验方式和判定规则。7、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包装材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9032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及农业农村部的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内容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内容物的质量。整洁、卫生、无破损。运输设备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混装,应避免受潮、暴晒。本品为固体粉末,需阴凉干燥处保存,所以确定贮存条件为: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考虑不同的生产企业,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等有所不同,对产品的有效期的规定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规定有保质期为:在符合运输、贮存条件的情况下,原包装产品的保质期与标签中标明的保质期一致。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SDVDA 002-2022

  • 标准名称:

    兽药制剂用金银花提取物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8-17
  • 实施日期:

    2022-09-19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11.2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陈炳见、卜发玉、耿艳红、孙堂青、卢超、郭洪梅、李克鑫、张冰
  • 起草单位:

    山东亚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恒瑞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晟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鑫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滨州职业学院
  • 归口单位:

    山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
  • 提出部门:

    山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
  • 发布部门:

    山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