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磷矿石中稀土含量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GZHG 032-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3原理试样经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熔融后,用水提取,稀土元素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在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络合铁、铝,加入EGTA络合钙、钡,沉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洗涤。浓硝酸加热溶解上述沉淀,经冷却后定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16种稀土元素含量。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的一级分析实验室用水。4.1氢氧化钠:分析纯。4.2过氧化钠:分析纯。4.3硝酸:优级纯。4.4氢氧化钠:分析纯。4.5三乙醇胺:分析纯。4.6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分析纯。4.7氢氧化钠溶液(10g/L):准确称取1g氢氧化钠(4.4)溶于100mL水中。4.8氢氧化钠溶液(100g/L):准确称取10g氢氧化钠(4.4)溶于100mL水中。4.9三乙醇胺溶液(5%):准确量取5mL三乙醇胺(4.5),用水定容至100mL。4.10EGTA溶液(0.1mol/L):称取3.8gEGTA(4.6)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低温加热,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8)至刚好溶解,冷却至室温,加水约至100mL。4.11稀土标准储备溶液:市售含16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Sc)的有证标准溶液,浓度为100μg/mL。4.12稀土标准中间溶液:准确吸取1.0mL稀土标准储备溶液(4.11),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4.3),用水定容至200mL,此为500μg/L的稀土标准中间溶液。4.13液氩或高纯氩气:纯度≥99.999%4.14高纯氦气:纯度≥99.999%5仪器与设备5.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5.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6样品的制备磷矿石经研磨,过200目的筛子后,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约2h~4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7试样溶液的制备7.1取3g氢氧化钠置于刚玉坩埚底部,准确称取试样1g,精确到0.0001g,置于刚玉坩埚中,再覆盖2g过氧化钠于顶层,加盖,置于高温炉中,从室温升至700℃恒温2min,取出冷却。7.2将熔融物(7.1)置于预先盛有100mL沸水的300mL烧杯中,加入10mL的三乙醇胺溶液(4.9)和10mL的EGTA溶液(4.10),置于电炉上加热煮沸,使融块脱落,洗出坩埚,用水稀释至约200mL,冷却。7.3烧杯中的溶液(7.2)经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氢氧化钠溶液(4.7)冲洗烧杯、滤纸及沉淀7次~8次,再用水洗1次~2次,弃去滤液。7.4将滤纸及沉淀(7.3)一起转移至300mL烧杯中,并加入20mL硝酸(4.3),搅拌、在电炉上加热使其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上述溶液,得到的滤液即为试样溶液。7.5根据试样溶液(7.4)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将其进行稀释,保证待测溶液的浓度处于校准曲线范围内。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8.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参考工作条件(见附录A)8.2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0mL、0.05mL、0.10mL、0.50mL、1.00mL、5.00mL稀土标准储备溶液(4.11),分别加入5mL硝酸(4.3),加水定容至100mL,配制成各稀土元素含量为0μg/mL、0.05μg/mL、0.10μg/mL、0.50μg/mL、1.00μg/mL、5.00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8.3测定按照上述仪器参考条件,选择附录A中列出的各稀土元素的最佳谱线波长,调整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通过蠕动泵将标准工作溶液(7.3.1)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发射光谱强度为纵坐标,绘制16种稀土元素的校准曲线。并在相同条件下对试样溶液(7.1.5)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平行试验。8.4空白试验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8.5结果的计算和表述磷矿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数值以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式(1)计算:...........................................................(1)式中:-------试样溶液中各稀土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空白溶液中各稀土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试样溶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8.6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8.6.1方法的准确度通过加标试验,本方法测得磷矿中各稀土含量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8.6.2方法的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实验室内重复性要求稀土含量/(mg/kg)相对相差/%1<Wi≤5205<Wi≤501550<Wi≤50010Wi>50058.7检出限及定量限各稀土元素的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如表2所示。表2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与定量限元素谱线波长/nm检出限/(mg/kg)定量限/(mg/kg)元素谱线波长/nm检出限/(mg/kg)定量限/(mg/kg)Ce404.0763.711.1Nd401.2252.47.2Dy353.1701.23.6Pr414.3111.85.4Er369.2651.44.2Sm360.9492.78.1Eu381.9670.30.9Tb350.9171.85.4Gd342.2471.13.3Tm346.2201.44.2Ho345.6000.92.7Y437.4943.510.5La419.6550.61.8Yb369.4190.20.6Lu261.5420.20.6Sc361.3840.10.3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9.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参考工作条件(见附录B)9.2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0mL、0.2mL、1.0mL、2.0mL、4.0mL、10.00mL稀土标准中间溶液(4.12),分别加入5mL硝酸(4.3),加水定容至100mL,配制梯度为0μg/L、1.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9.3测定按照上述仪器参考条件,选择附录B中列出的各稀土元素的最佳质量数,调整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通过蠕动泵将标准工作溶液(7.3.1)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待测元素质谱信号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16种稀土元素的校准曲线,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待测溶液(8.1.1)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平行试验。9.4空白试验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9.5结果的计算和表述磷矿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数值以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式(1)计算:...........................................................(2)式中:-------试样溶液中各稀土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L);-------空白溶液中各稀土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L);-------试样溶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待测溶液的稀释倍数。-------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9.6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9.6.1方法的准确度通过加标试验,本方法测得磷矿中各稀土含量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9.6.2方法的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3实验室内重复性要求稀土含量/(mg/kg)相对相差/%0.01<Wi≤0.1200.1<Wi≤505Wi>50109.7检出限及定量限磷矿中各稀土元素的检出限(LOD)均为与定量限(LOQ)如下表所示。表4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与定量限元素质量数检出限/(mg/kg)定量限/(mg/kg)元素质量数检出限/(mg/kg)定量限/(mg/kg)Ce1400.010.03Nd1420.0050.01Dy1640.010.02Pr1410.0030.01Er1660.0020.01Sm1470.0050.01Eu1530.0020.01Tb1590.0020.005Gd1580.0030.01Tm1690.0030.01Ho1650.0020.01Y890.0050.01La1390.0020.01Yb1740.0020.01Lu1750.0020.005Sc450.0020.01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GZHG 032-2022

  • 标准名称:

    磷矿石中稀土含量的测定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6-15
  • 实施日期:

    2022-07-15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71.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张慧、周大颖、伍昌维、高文龙、邵青松、赵先明、王康茂、陈剑、周游、王虹、胡军、肖永超、徐雯、戴宇、陈泉
  • 起草单位:

    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开磷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磷及磷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归口单位:

    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 提出部门:

    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 发布部门:

    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