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 >>
- 全部标准分类 >>
- 团体标准 >>
- TC >>
- T/LCX 007-2019 酒米饭工艺技术规范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适用范围:
酒米其学名为糯米,古代为酿酒之物而得名。酒米饭,泸县九大碗必备甜菜品。相传已在泸县流传千余年的历史。泸县酒米饭在工艺制作上与众不同,它是通过糯米浸泡、蒸制成半成品后进行调味。在调味上选用红糖及桔红进行调味非常特别,使菜品甜而不腻;在制作中又选用本地特有的良姜叶垫底,不仅体现了乡土风味感,而且又增加菜品的芳香味感。技法和调味新颖,富有浓郁的乡土风味。酒米饭工艺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酒米饭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制作工艺、注意事项等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12729.1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市场监管总局[2018]12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泸菜泸菜是川菜的一个地方风味流派。广义上的泸菜是川南古泸水流域的菜品饮食,是学术研究的范畴;狭义上的泸菜就是泸州川菜,简称“泸菜”。3.2九大碗《泸县志》记载:“凡宴宾客必盛馔,仅备土物八味者谓之八碗,九味丰盛谓之九大碗,是为常席”。“九大碗”是泸县农村筵席以蒸菜为主的地方风味特色。经过上百年的演变,泸县九大碗已形成“四凉菜、九热菜、两点心、一尾汤”的菜式格局。3.3酒米饭酒米饭是以糯米为主料,选用红糖、桔红等调味后,用本地特有的良姜叶垫底蒸制而成,常佐以白糖、黄豆面。3.4良姜叶属姜科植物,富含挥发油和芳香性物质,叶片成长柳形,香味浓郁。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四川川南等地4配方和原辅料要求4.1配方糯米150g,红糖50g,化猪油30g,桔红20g,熟黄豆面10g,白糖5g,良姜叶1张。4.2原辅料要求4.2.1原辅食材及调味品应符合GB2762、GB2763、GB/T12729.1的规定。4.2.2选用泸县出产的圆型糯米。4.2.3良姜叶选用泸县自然生长一年草本的良姜叶,叶绿色,宽为15㎝最佳。5工艺流程5.1预处理5.1.1糯米淘净用冷水浸泡8至10小时,沥干水分后待用。5.1.2将红糖、化猪油分别蒸化后待用。5.1.3桔红切成黄豆粒待用。5.1.4将沥干水分的糯米入沸水蒸笼中蒸至20分钟后,用冷水浇在糯米上,继续用旺火加热10分钟,再次浇冷水一次,继续用旺火加热蒸至糯米熟透(无硬米心),将糯米置于案板上散开,待温度降至50度时,放入化猪油,红糖、桔红、抄拌均匀待用。5.2装碗烹制将蒸碗内抹上猪油,垫上良姜叶,把拌匀的糯米盛入碗中装满,用旺火蒸30分钟蒸熟后扣翻于凹盘中,配甜上黄豆面粉即成。6感观及味感色泽棕黄,滋润香甜,质地软糯。7注意事项7.1制作工艺过程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市场监管总局[2018]12号)的规定。7.2预处理糯米蒸时需要洒水2至3次,以有无硬米心决定洒水的次数。7.3装碗时需在碗中刷上猪油。7.4酒米饭蒸时香滋为度,不宜蒸得过久。7.5选用竹笼蒸制,放置位置应在蒸笼的上格。
- 其它标准
- 推荐标准
- CMMA/T 1-2015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
- CQJTG/T E02-2021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 CQJTG/T E03-2021 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CQJTZ/T A05-2024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 CBWQA/T 0001-2013 自动定压补水真空脱气机组
- CBWQA/T 0002-2013 螺旋空气分离器
- JZ/T 1-2015 全屋定制家居产品
- T/CICE 002-202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规范
- T/CIDA 0012-2022 引黄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 T/CIE 053-2018 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地面试验系统技术要求
- T/CIE 055-2018 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试验安装技术要求
- T/CIE 115-2021 电子元器件失效机理、模式及影响分析(FMMEA)通用方法和程序
- T/CIE 117-2021 MEMS器件机械冲击试验方法
- T/CIE 119-2021 半导体器件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与程序
- T/CIE 120-2021 半导体集成电路硬件木马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