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负离子太阳膜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3
  • T/JAMIA 002-2024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外观要求负离子太阳膜应表面光滑,无折痕、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和外来杂质等缺陷,边缘整齐无破损。膜面外观具体要求见表1。表1外观质量序号缺陷类型缺陷尺寸要求A点状缺陷a直径<0.3mm不准许0.3mm≤直径<0.5mm不准许密集存在b0.5mm≤直径<1.0mm≤2.0×Sc,个1.0mm≤直径<1.5mm≤1.0×S,个直径≥1.5mm不准许B线状缺陷d宽度<0.1mm不准许0.1mm≤宽度≤0.3mm划伤间距离≥100mm,长度≤30mm≤1.0×S,个宽度>0.3mm或长度>30mm不准许C皱褶目视可见不准许D气泡目视可见不准许a点状缺陷是指改色膜可见的斑点、晶点、杂质、麻点、异物、凹坑等缺陷。b密集存在指在直径φ200mm的圆内,点状缺陷存在多于3个。c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膜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d线状缺陷是指压痕、流痕等缺陷。厚度负离子太阳膜的厚度4.0mil,允许偏差为±10%。甲醛吸收量负离子太阳膜的甲醛吸收量应小于等于0.1mg/m3。抗菌性能负离子太阳膜的抗菌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抗菌性能项目指标防霉等级0级注1:评级标准:0级——不长:1级——长霉面积小于10%;2级——霉菌生长覆盖面为10%~30%;3级——霉菌生长覆盖面为30%~60%;4级——霉菌生长覆盖面大于60%。注2:试验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CC16404,球毛壳霉(Chaetomiumglobosum)AS3.3601,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ens)AS3.2941,绳状青霉(Penicilliumfuniculosum)AS3.3875,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AS3.837。放射性限量负离子太阳膜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GB6566—2010中C类装饰材料。透射比5.6.1可见光透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的可见光透射比应符合表3规定。表3可见光透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类型可见光透射比Ⅰ≥78%Ⅱ50%~78%Ⅲ15%~50%5.6.2紫外线透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的紫外线透射比应小于或等于1%。5.6.3太阳光透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的太阳光透射比应符合表4规定。表4太阳光透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级别太阳光透射比A级≤40%B级40%~60%C级>60%可见光反射比负离子太阳膜的可见光反射比应小于或等于20%。交通信号识别透过负离子太阳膜所看到的道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应在GB14887规定的范围内,透过负离子太阳膜所看到的道路交通标志的颜色应符合GB5768.2的规定。副像偏离汽车前风窗玻璃粘贴负离子太阳膜后,副像偏离应符合GB9656的规定。光畸变汽车前风窗玻璃粘贴负离子太阳膜后,光畸变应符合GB9656的规定。抗磨性能负离子太阳膜在磨擦试验后的雾度应小于或等于4%(A光源)。耐温性耐温试验后,负离子太阳膜不应产生明显的裂纹、浑浊、气泡、变色、脱胶或其他显著缺陷。耐溶剂性耐溶剂试验后,负离子太阳膜不应产生软化、胶粘、起皱、龟裂、变色、溶解或其他显著缺陷。力学性能负离子太阳膜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表5力学性能项目指标拉伸强度/(N/25mm)≥40伸长率/%≥50附着强度/(N/25mm)≥4耐辐照性耐辐照试验后,遮阳膜不应产生变色、气泡、浑浊、裂纹、脱胶或其他显著缺陷,试验前和试验后的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透射比和紫外线透射比变化率应符合表6要求。表6透射比变化率复测项目变化率可见光透射比±3个数值内太阳光透射比±3个数值内紫外线透射比±3个数值内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JAMIA 002-2024

  • 标准名称:

    负离子太阳膜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4-12-13
  • 实施日期:

    2024-12-13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83.140.1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韩雪云、林春辉、陈家路、陈彦友、尤先锋、唐少春、周鸿运
  • 起草单位:

    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大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海安金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畅的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归口单位: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 提出部门: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 发布部门: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