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可信性管理体系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9-16
  • T/GRTIA 1-2025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其服务相关组织在可信性管理过程中建立可信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文件中,可信性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用于描述产品性能中与时间相关特性的术语。可信性是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RAMS)和维修保障性的综合表述,并且包含装备的经济性,以全生命周期成本(LCC)衡量。可信性建立信任和树立信心,并影响组织满足目标的能力,它可通过产品生命周期内有效的策划及实施可信性活动来获得。本文件中可信性将严重影响用户对于由组织开发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认知。可信性低将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并降低声誉。可信性促进组织的技术改进、创新和产品的迭代更新。通过全生命周期过程获得的可信性可能受市场动态、世界经济和资源分配、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性环境的影响。战略部署需要适应预期的变化,从而在商业运作中得以生存,可信性管理关注利益相关方通过优化可信性来提升组织的目标和投资回报。本文件专门用于技术性的系统、产品、过程和服务,它们在本文件中进行描述时均使用通用术语“装备”或“产品”及其服务,标准中的大部分内容是通用的也可用于各种非技术性的应用。此外,当优化可信性时辨别、分析和管理安全性、环境和其他因素可能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准入,不仅要求装备或产品满足技术标准,也要求装备或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有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可信性管理的思想是在全生命周期内贯彻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维修保障性和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的协调发展。通过基于可信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市场准入的质量安全保证建立信任。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GRTIA 1-2025

  • 标准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可信性管理体系要求

  • 英文名称:

    Intercity railway—Equipment depend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5-06-26
  • 实施日期:

    2025-07-05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45.060.01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朱旻昊、彭金方、魏超、王建、钟飞、刘建华、贺继樊、戴兵刚、杨琦、李桂华、姜涛、贾鹏、韩冰、谭林、张建博、何晔、席文凯、张浩雨、殷桂明、胡涛、陈伟、黄海东、倪海忠、肖楠、王昊、侯亮勇、吴殿华、肖艳玲、杜立侠、金涛斌、冯波、何晶、孔祥云、齐幸辉、曾庆宁、马建荣、曾妮、李靓娟、钟文斌、刘化龙、谈沛婵、赵钧、董娜、曹丙胜、石彦夫、潘启兰、王涛、杨培、钟柳兴、于子飞、廖雯雯、刘长鸣、王平军、王振宇、赵贺飞、龙广钱、项学明
  • 起草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交铁检验认证中心(成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佛山市地铁建设有限公司、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山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院、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之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朗进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广冷华旭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广州精益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深圳恒之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垅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和祥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国联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源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佳都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德源睿新科技有限公司、昊宇睿联(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铁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铁科智控有限公司、四川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归口单位: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
  • 提出部门: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
  • 发布部门: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