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无极太子参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WLSDA 001-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无极太子参主要种植管理技术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灌方面、PH值在6.0-6.5的沙壤土。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地块。2整地种植前15d,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耕15-20cm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一般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厘米。3种植前准备3.1种子和种根选择应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质量需符合GB/T40137的规定要求。3.2种根消毒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4栽种4.1播种育苗春播或秋播。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暑过后进行。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然后,将催芽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内,覆上厚1厘米左右沙细壤土,以不见种子为宜。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亦可撒播:将畦作成15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后,将1份催芽将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播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遇干旱天气,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移栽。4.2种根栽种10月栽种为宜。按13-15cm行距开定植沟,沟深1-3cm,在沟内按4-6cm定植根距,斜栽或平栽入沟内覆土。栽入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以6-9cm为宜。每亩落田苗为6-8万株为宜。5田间管理5.1底肥结合整地畦面横向开10厘米深定植沟,沟距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5.2追肥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用追肥。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5.3灌溉及排水出苗初期注意灌水,排除积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天气,可选择早晨灌水降温。雨天要注意田间排水。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5.4病虫草防控5.4.1植物检疫选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健壮块根。5.4.2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种根及土壤注意消毒;实行轮作,不宜与具有相同病源作物轮作。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及杂草。使用无害化有机肥和复混肥。不得使用含激素的叶面肥。5.4.3生物防治使用生物源农药,保护和利用种植地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5.4.4物理防治利用诱剂、诱器或人工捕杀进行防治。5.4.5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的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的农药品种,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B。6采收在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挖,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WLSDA 001-2022

  • 标准名称:

    无极太子参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7-02
  • 实施日期:

    2022-07-12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65.02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刘保进、程民强、程立杰、魏志民
  • 起草单位:

    无极县地方特产发展协会
  • 归口单位:

    无极县地方特产发展协会
  • 提出部门:

    无极县地方特产发展协会
  • 发布部门:

    无极县地方特产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