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艾草收割和储存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3
  • T/GTAC 002-2024
  • 现行
  •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艾草的术语和定义、收割时间、采收方法、质量控制、储存管理、仓库管理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艾草的收割和储存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B/T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艾又名艾草、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鲜叶可食,干叶制成艾绒。3.2艾叶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4收割4.1收割时间艾草每年一般采收2~3次,当艾草平均高度长到1m左右即可适时收获,第一茬收割期为端午节前后,第二茬在八月中下旬,最后一茬十月中下旬收获。4.2收割方法全棵利用采收方法:选择晴天及时收割,晒干、阴干或低温烘干含水量至15%以下,打包存放。鲜棵利用采收方法:用于提取精油等有效物质的鲜艾叶,采收时连叶带杆收割,运回加工场地切段后提取。干叶利用采收方法:将割取的鲜艾在田间或运回加工场地,趁鲜脱叶,晒干或自然阴干。4.3收割人员采收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备艾草鉴别与质量保障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实践经验。4.4收割要求选择睛天露水干后收割,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5天。收割器具应保持洁净,避免污染。收割艾草时,留茬10cm左右。采集过程中,去除杂草异物及枯叶、病虫叶。收割后,立即摊晾,严禁扎捆沤黄。4.5储存要求艾草仓储管理要具备SB/T11095所规定的条件,并根据艾草的特性选择艾草常温库进行储存。配备培训合格的从事艾草仓储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仓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仓储作业流程与操作规范。5质量控制5.1鲜艾草应为洁净的地上部分或叶片,无沤黄、烂叶等情况;叶面绿色,叶背白绒毛状。5.2干艾草须洁净、干燥,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6入库管理6.1外观检查入库的艾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同时包装外观应无潮湿、污染和破损;颜色无异常;气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活虫。6.2质量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对艾草的水分、杂质、总灰分、农药残留、重金属、二氧化硫残留等项目进行检测。6.3综合判定及处理外观检查与质量检测完毕后填写检测报告,检测合格可入库,并记录相关信息;检测不合格的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7堆码管理7.1货位堆码艾草应在托盘或垫板上进行堆码,垫板高度不低于10cm,按货位堆码,并注意防火、防晒、防潮,并配备消防设备。7.2堆码高度艾草堆码的高度应根据艾草的特性、仓库层高、仓库地面、负荷重量、艾草包装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做到货整齐、稳固、美观,便于艾草养护与仓储作业。8仓库管理8.1在库检查定期对仓库内温湿度、艾草包装、艾草水分进行检测,对异味、虫情、霉变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频率每月不少于1次。在潮湿天气或异常天气检查频次要增加,检测、检查记录要归档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8.2日常管理按采收时间、规格等级等因素进行编制批号管理,定期盘点库存,写出书面盘点报告,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定时对库内外的温湿度进行观察并记录,根据库内外温湿度变化,采取通风、密封、除湿、调温等措施,改善仓库储存环境。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GTAC 002-2024

  • 标准名称:

    艾草收割和储存技术规程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4-07-26
  • 实施日期:

    2024-08-01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65.020.01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王薇、杨春剑、郝玉娟、王恰恰、李鲁莎
  • 起草单位: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馆陶县艾草协会
  • 归口单位:

    馆陶县艾草协会
  • 提出部门:

    馆陶县艾草协会
  • 发布部门:

    馆陶县艾草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