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1精氨酸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板青颗粒【鉴别】(2)项执行,板青颗粒【鉴别】(2)项中取样量为0.5g,相当于中间产品板青提取物0.15g,确定取样量为0.15(±0.015)g。其他按板青颗粒【鉴别】(2)执行。对中试三批提取物及三批不同厂家提取物进行实验研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干燥失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831干燥失重测定法执行。结果见表1。表1板青提取物干燥失重测定结果表生产厂家批号干燥失重(%)自制(主产地药材)230408013.36自制(主产地药材)230413014.56自制(非主产地药材)230514014.03厂家AA-17.63厂家BB-16.59厂家CC-18.93结果表明:板青提取物的干燥失重绝大部分在8.0%以下,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将干燥失重的限度确定为:≤8.0%。3溶化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106颗粒剂【溶化性】执行,【溶化性】项中取样量为10g,相当于中间产品板青提取物3g,确定取样量为3(±0.3)g。其他按附录0106颗粒剂【溶化性】执行。对中试三批提取物及三批不同厂家提取物进行实验研究,均全部溶化,有轻微浑浊,无焦屑等异物。4含量测定大青叶、板蓝根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为(R,S)-告依春,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制定此项目。并以(R,S)-告依春、尿苷、鸟苷和腺苷总和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板蓝根注射液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样品制备。
1性状取样品约2.0g,于表面皿中,在自然光下观察。累计观察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公示生产样品3批次,结果见表2。表2黄栀提取物性状观察结果汇总表生产企业批号性状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1棕黄色膏状体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2棕黄色膏状体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3棕褐色膏状体根据观察结果确定产品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膏状体。2黄连鉴别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黄栀口服液【鉴别】(1),黄栀口服液【鉴别】(1)项中取样量为10mL,相当于中间产品黄栀提取物5g,确定取样量为5(±0.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置水浴上蒸至近干,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6:3:1.5:1.5: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1。图1黄连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黄连鉴别。3黄芩鉴别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黄栀口服液【鉴别】(2),黄栀口服液【鉴别】(2)项中取样量为10mL,相当于中间产品黄栀提取物5g,确定取样量为5(±0.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置水浴上蒸至近干,残渣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相同的暗绿色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2。图2黄芩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黄芩鉴别。4栀子苷鉴别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二部黄栀口服液【鉴别】(3),黄栀口服液【鉴别】(3)项中取样量为10mL,相当于中间产品黄栀提取物5g,确定黄栀提取物取样量为5(±0.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置水浴上蒸至近干,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3。图3栀子苷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栀子苷的鉴别。5相对密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601相对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中的规定执行。具体数据见下方表3,结果检测数据均在此范围。表3黄栀提取物相对密度结果汇总表批号相对密度平均值RSD(%)202312011.171.181.171.170.891.151.161.17202312021.181.191.171.190.891.181.201.19202312031.191.211.191.200.971.201.201.22批间均一性(x?)1.181.51(n=18)三批样品相对密度的平均值为1.18。试验结果表明,批内均一性、批间均一性均符合要求,说明本品工艺稳定。我们在浓缩过程中发现相对密度浓缩到1.25以上时,流动性差,难以从浓缩罐中转移,因此控制到1.15~1.23,易于转移、调制配方,最终确定黄栀提取物的相对密度为1.15~1.23。6pH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631pH值测定法中的规定执行。具体数据见下方表4,结果检测数据均在此范围。表4黄栀提取物pH值结果汇总表批号pH值平均值RSD(%)202312014.714.754.774.791.244.844.814.87表4(续)202312024.894.924.854.890.854.964.874.86202312035.015.004.984.980.724.994.914.97批间均一性(x?)4.891.83(n=18)根据三批平行样结果的平均值为4.89,结合最终黄栀口服液的pH值范围,同时考虑不同企业工艺略有差异和实验室间的检测误差,最终确定黄栀提取物的pH值应为3.5~5.5。7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黄栀口服液并无含量测定,为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对君药的黄连进行含量控制。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以及《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涉及黄连含量检测的液相方法进行汇总和实验,最终确定一个适合的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如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黄连【含量测定】,黄连【含量测定】中取样量为0.2g,相当于中间产品黄栀提取物2.5g,确定黄栀提取物取样量为2.5g。称取规定重量的黄栀提取物,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水浴蒸干,用甲醇定容至10mL。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进行了多批实验室小试验证,最终确定含量每1g含黄连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含小檗碱(C20H17NO4)≥2.00mg,实验结果见表5.。表5黄栀提取物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汇总表批号盐酸小檗碱(mg/g)平均值RSD(%)202312012.482.442.502.451.312.442.452.41202312022.462.512.462.481.302.532.472.45202312032.532.562.592.531.672.482.512.49批间均一性(x?)2.491.84(n=18)三批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平均值为2.49mg/g。实验结果表明,批内均一性、批间均一性均符合要求,证明本品工艺稳定。考虑到实验室间检测误差、工艺条件等因素,含量标准在平均值的基础上下调至80%左右,定为盐酸小檗碱含量不得少于2.00mg/g。为了保证试验方法适合于黄栀提取物的检测,我们进行了分析方法验证: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2版中黄连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因此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附录9101兽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分析方法验证,证实此方法适用兽药制剂用黄栀提取物的相应检测要求。7.1.准确度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向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用6份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见表6,回收率,在90%~108%之间。表6黄栀提取物准确度实验结果序号已知含量(mg)测得量加标量(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mg)(%)11.092.1821.102100.4699.680.4921.092.1931.10299.9531.092.2081.10299.2841.092.2021.10299.5551.092.2121.10299.1061.092.1971.10299.77本实验方法回收率RSD为0.49%,小于2%,因此本方法可对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准确测定。7.2.精密度7.2.1.重复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同一分析人员使用同一分析设备6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过1.0%,实验结果见表7。表7黄栀提取物重复性实验结果样品123456含量,mg/g2.4882.4972.5172.4882.5172.487平均含量,mg/g2.50RSD,%0.58实验结果表明,重复性结果RSD为0.58%,小于1.0%,无显著差异,方法重复性良好。7.2.2.重现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供试样品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过1.0%,实验结果见表8。表8黄栀提取物重现性实验结果样品123456含量,mg/g2.4872.4912.5372.4782.5202.496平均含量,mg/g2.50RSD,%0.89实验结果表明,重现性结果RSD为0.89%,小于1.0%,无显著差异,方法重现性良好。7.3.专属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取溶剂、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检测,溶剂峰不干扰盐酸小檗碱峰的检测,实验结果见表9。表9黄栀提取物专属性实验结果溶液名称溶剂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盐酸小檗碱峰保留时间(min)——44.73544.683供试品溶液盐酸小檗碱峰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盐酸小檗碱峰保留时间一致。方法对黄栀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检测具有专属性。7.4.线性与范围在规定范围内,分别制备5份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以测得的响应值对被测物的浓度进行作图,实验结果见表10。表10黄栀提取物线性实验结果溶液名称浓度(μg/mL)峰面积1峰面积2峰面积平均值线性溶液110.0379212369811374512线性溶液220.0728634736455732545线性溶液350.0183793518237821830859线性溶液4100.0366983536663083668072线性溶液5200.0727985272758567277854线性方程y=36458.809x表10(续)相关系数r0.999973结果呈线性关系,在测试浓度的20%~400%范围内,盐酸小檗碱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根据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试验方法适用于黄栀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8贮存条件和有效期8.1贮存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对提取物贮存的要求,确定该产品贮存条件为冷藏保存。8.2有效期,在满足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下,产品有效期由生产企业自行规定。
1性状取样品约2.0g,于表面皿中,在自然光下观察。累计观察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公示生产样品3批次,结果见表2。表2柏麻提取物形状观察结果汇总表生产企业批号性状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1棕黄色膏状体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2棕黄色膏状体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20231203棕褐色膏状体根据观察结果确定产品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膏状体。2盐酸小檗碱鉴别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柏麻口服液【鉴别】(1),柏麻口服液【鉴别】(1)项中取样量为50mL,相当于中间产品柏麻提取物25g,确定取样量为25g±2.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加硅藻土研匀,80℃烘干,加甲醇适量,置水浴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1。图1盐酸小檗碱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盐酸小檗碱鉴别。3盐酸麻黄碱鉴别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柏麻口服液【鉴别】(2),柏麻口服液【鉴别】(2)项中取样量为50mL,相当于中间产品柏麻提取物25g,确定取样量为25g±2.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加浓氨试液1mL使成碱性,用乙醚乙醇(8:2混合液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并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酷酸-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2。图2盐酸麻黄碱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盐酸麻黄碱鉴别。4大青叶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柏麻口服液【鉴别】(3),柏麻口服液【鉴别】(3)项中取样量为50mL,相当于中间产品柏麻提取物25g,确定柏麻提取物取样量为25g±2.5g。。按标准中给出的方法:浓缩至近干,残渣加乙醇20mL使解,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青叶对照药材1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滤液,滤渣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浓氨试液-水(8:8: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对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产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见图3。图3大青叶薄层鉴别根据检测薄层色谱图,确定该方法适用于该产品大青叶的鉴别。5相对密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601相对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中的规定执行。具体数据见下方表3,结果检测数据均在此范围。表3柏麻提取物相对密度结果汇总表批号相对密度平均值RSD(%)202312011.151.161.151.160.711.151.161.17202312021.171.161.171.170.761.181.181.16202312031.191.201.181.190.751.201.181.19批间均一性(x?)1.171.39(n=18)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密度的平均值为1.17,批内均一性、批间均一性均符合要求,说明本品工艺稳定。确定柏麻提取物的相对密度为1.15~1.20。6pH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631pH值测定法中的规定执行。具体数据见下方表4,结果检测数据均在此范围。表4柏麻提取物pH值结果汇总表批号pH值平均值RSD(%)202312014.874.854.884.860.674.844.814.90202312024.914.924.884.890.474.894.874.86202312035.015.005.045.150.655.025.055.09批间均一性(x?)4.931.71(n=18)根据三批平行样结果的平均值为4.93,结合最终柏麻口服液的pH值范围,最终确定柏麻提取物的pH值应为4.5~5.6。7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按照《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柏麻口服液并无含量测定,为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对麻黄进行含量控制。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以及《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涉及麻黄含量检测的液相方法进行汇总和实验,最终确定一个适合的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如下。取本品约2.5g,精密称定,加浓氨试液1mL使成碱性,用乙醚-乙醇混合溶液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分析洗涤,最后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进行了多批实验室小试验证,确定含量每1g提取物中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计,≥0.10mg。在此指标要求下产品质量稳定,实验结果见表5。表5柏麻提取物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结果汇总表批号盐酸麻黄碱,mg/g平均值RSD(%)202312010.1470.1450.1450.150.840.1470.1450.144202312020.1450.1440.1440.150.520.1460.1450.145202312030.1460.1470.1470.140.790.1480.1490.146批间均一性(x?)0.150.98(n=18)三批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平均值为0.15mg/g。实验结果表明,批内均一性、批间均一性均符合要求,证明本品工艺稳定。考虑到实验室间检测误差、工艺条件等因素,含量标准在平均值的基础上下调至80%左右,定为盐酸麻黄碱含量不得少于0.10mg/g。分析方法验证: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柏麻口服液以及《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药卷柏麻口服液。因此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附录9101兽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分析方法验证,证实此方法适用兽药制剂用柏麻提取物的相应检测要求。7.1.准确度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向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用6份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回收率在在90%~108%之间,实验结果见表6。表6柏麻提取物准确度实验结果序号已知含量(mg)测得量加标量(mg)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mg)(%)10.0910.2140.125100.93100.540.1920.0910.2150.125100.4730.0910.2150.125100.4740.0910.2150.125100.4750.0910.2150.125100.4760.0910.2150.125100.47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100.54%,回收率RSD为0.19%,小于2%,方法可对盐酸麻黄碱含量进行准确测定。7.2.精密度7.2.1.重复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同一分析人员使用同一分析设备6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过1.0%,实验结果见表7。表7柏麻提取物重复性实验结果样品123456含量,mg/g0.1860.1870.1870.1870.1870.186平均含量,mg/g0.186RSD,%0.28实验结果表明,重复性结果RSD为0.28%,小于1.0%,无显著差异,方法重复性良好。7.2.2.重现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供试样品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过1.0%,实验结果见表8。表8柏麻提取物重现性实验结果样品123456含量,mg/g0.1830.1810.1850.1840.1850.182平均含量,mg/g0.18RSD,%0.89实验结果表明,重现性结果RSD为0.89%,小于1.0%,无显著差异,方法重现性良好。7.3.专属性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取溶剂、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检测,溶剂峰不干扰盐酸麻黄碱峰的检测,实验结果见表9.表9柏麻提取物专属性实验结果溶液名称溶剂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盐酸麻黄碱峰保留时间(min)——17.90117.919供试品溶液盐酸麻黄碱峰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盐酸麻黄碱峰保留时间一致。方法对柏麻提取物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检测具有专属性。7.4.线性与范围在规定范围内,分别制备5份不同浓度的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以测得的响应值对被测物的浓度进行作图,实验结果见表10。表10柏麻提取物线性实验结果溶液名称浓度(μg/mL)峰面积1峰面积2峰面积平均值线性溶液145.8123038110627116832.5线性溶液291.6208897205852207374.5线性溶液3229501781498809500295线性溶液445899881310080461003429.5线性溶液5916199082719904751990651线性方程y=2178.478x+0.67相关系数r0.999826实验结果呈线性关系,在测试浓度的20%~400%范围内,盐酸麻黄碱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根据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试验方法适用于柏麻提取物的含量测定。8贮存条件和有效期8.1贮存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对提取物贮存的要求,确定该产品贮存条件为冷藏保存。8.2有效期,在满足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下,产品有效期由生产企业自行规定。
本标准起草过程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及《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本标准规定了兽药制剂用板蓝根茵陈提取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1、标准名称:“兽药制剂用板蓝根茵陈提取物”。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兽药制剂用板蓝根茵陈提取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兽药肝胆颗粒中间产品板蓝根茵陈提取物,也适用于其他提取工艺相同的板蓝根茵陈提取物。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和参考了最新版的国内先进标准,以充分保证本标准条款的可依性和可行性。4、技术指标:本标准确定了兽药制剂用板蓝根茵陈提取物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技术指标精氨酸鉴别薄层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茵陈鉴别薄层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相对密度1.25~1.35(60℃)溶化性全部溶化,不得有不溶物。5、试验方法: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兽药国家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肝胆颗粒。5.1性状将本品涂布在白瓷盘内,在自然光下观察,经不同厂家多批次的考察本品的外观性状为:棕色的稠膏,色泽均匀。5.2精氨酸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肝胆颗粒【鉴别】(1),肝胆颗粒【鉴别】(1)项中取样量为2g,相当于中间产品板蓝根茵陈提取物1g,确定取样量为1(±0.1)g。其他按肝胆颗粒【鉴别】(1)执行。5.2.2茵陈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肝胆颗粒【鉴别】(2),肝胆颗粒【鉴别】(2)项中取样量为5g,相当于中间产品板蓝根茵陈提取物2.5g,确定取样量为2.5(±0.25)g。其他按肝胆颗粒【鉴别】(2)执行。5.3相对密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601相对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中的规定执行。5.4溶化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0106颗粒剂中的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本条款规定了检验方式和判定规则。7、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包装材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9032药包材通用要求指导原则及农业农村部的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内容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内容物的质量。整洁、卫生、无破损。运输设备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混装,应避免受潮、暴晒。本品为液体浸膏,需密封,并贮存在冷库中,所以确定贮存条件为:2℃~8℃密封贮存,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考虑不同的生产企业,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等有所不同,对产品的有效期的规定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规定有保质期为:在符合运输、贮存条件的情况下,原包装产品的保质期与标签中标明的保质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