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1月,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中国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延缓和预防老年痴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居家和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依托社区开展预防老年痴呆的干预是预防和延缓痴呆发生的关键。老年人如果出现与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匹配的认知和脑功能下降,则极有可能是老年期痴呆的行为表征。老年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个人日常生活功能、生活质量,给国家医疗系统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尽管全球范围内,从政府到各类研究基金会、制药集团在痴呆治疗方面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对老年人开展非药物干预是目前预防和延缓痴呆的关键切入点。与强调疾病防治中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的国家卫生发展思路相一致,对老年痴呆风险的干预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研究已经证实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对痴呆发生的贡献率超过30%,对居住于社区的老年痴呆的风险人群实施结合认知、运动、营养、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干预方案,将能够极大程度服务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延缓,为家庭和政府节省大量的医护费用。目前预防老年痴呆的非药物干预种类很多,但在应用实践层面上遇到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对干预的误解,认为干预就是进行简单的团体游戏,和陪小朋友游玩的性质相同;再比如掌握干预技术的人员较少,大部分有痴呆风险的老年人并没有享受到专业的社区综合干预。做好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实施,必须确立两个基本前提。第一,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专业性很强,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对实施人员也有一定的学科背景要求;第二,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实施培训不是培养简单的照护员和看护师,社区综合干预有其自身独特的专业性及其相关技能标准。
4跌倒预防干预基本要求4.1跌倒风险评估为提高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效率,应先对老年人群进行跌倒风险初期筛查,确认存在高跌倒风险后,再结合跌倒内在风险因素和外在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风险评估。4.2跌倒预防干预经过多因素风险评估发现具体问题后,应制定针对性的跌倒预防干预策略并实施。4.2.1应鼓励并指导老年人多参与以增强平衡功能、肌肉力量、本体感觉为主的运动,锻炼应包括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a)太极拳;b)医疗体操;c)下肢有氧肌肉力量/耐力训练;d)平衡功能训练。4.2.2对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应注重认知功能训炼,以减少由认知功能障碍导致跌倒发生的几率。认知训练可一周5次,每次30min。4.2.3遵循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对家庭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社区环境具体实施方法遵循AQ/T9001-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内环境应符合GB/T51153-2015规定的医院环境设施安全性要求。4.2.4应注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对于确定缺乏维生素D的老年人,每天宜补充维生素D800IU(20ug)。4.2.5应加强对老年人药物使用的管理。老年人应按医嘱正确服药,高跌倒风险老年人宜按医嘱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4.2.6应重视老年人的视力、体位性低血压问题。4.2.7应指导老年人穿平底舒适的鞋子、恰当使用辅助器具,针对老年人足部畸形问题可使用足部矫形器具改善其功能障碍。4.2.8应定期开展老年人跌倒预防健康讲座,对高跌倒风险老年人重点关怀。5老年人跌倒后的管理要求应针对老年人跌倒后不同的意识状态进行针对性措施。对于已发生跌倒损伤的老年人,应持续改进跌倒预防方案,并定期评估跌倒风险因素,以防止老年人发生二次跌倒。5.1对于跌倒后意识清楚的老年人,应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确认无碍后,评估跌倒风险并制定方案措施。5.2对于跌倒后意识不清楚的老年人,应先做简单的急救处理,勿独自移动老年人。5.3宜佩戴物联网技术的跌倒警示装置,如发生跌倒,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