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查标准

QQ交流1群(已满)

QQ群标准在线咨询2

QQ交流2群

购买标准后,可去我的标准下载或阅读

SF/T 0056-2019 社区矫正电子定位腕带技术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19-09-30 实施日期 :  2019-09-30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JSCC 002-2021 社区管理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1-07-30 实施日期 :  2021-08-10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社区的管理。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SHAEPI 011-2024 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建设和评价指南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02-02 实施日期 :  2024-03-02

本文件规定了低碳社区的基本要求、评价对象、评价边界、评价方式、评价体系、碳排放核算体系和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具备一定低碳发展基础的社区开展低碳社区建设以及评价工作。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JNFX 006-2024 社区餐饮服务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10 实施日期 :  2024-12-25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餐饮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济南市社区餐饮服务。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SPS 001-2023 社区心理服务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3-04-12 实施日期 :  2023-04-30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心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等。社区心理服务的基本要求包括心理服务机构要求、服务人员要求、信息化要求、服务场所要求。社区心理服务内容与要求包括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社区心理服务流程包括流程图、调研需求、确定方案、活动准备、活动实施、组织回访、活动总结和档案管理。社区心理服务评价与改进包括评价方式、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CASMES 486-2024 现代社区管理平台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4-12-25 实施日期 :  2024-12-31

本文件规定了现代社区管理平台建设的界面设计、功能、性能、接口、调试和评估验收、安全管理、运维和持续改进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SZFIA 101-2016 社区餐饮服务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16-06-01 实施日期 :  2016-12-01

苏州市大众餐饮行业协会、苏州大运河餐饮文化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苏州市技术监督情报所、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新区卫生监督所、淮扬菜集团、合肥市餐饮行业协会、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济南舜耕山庄集团等。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ZSX 0008-2025 社区团店运营要求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5-05-26 实施日期 :  2025-05-26

本标准适用于为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空间,包括公益空间和商业空间。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ZSX 3-2020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0-01-13 实施日期 :  2020-01-13

ICS13.080A16团体标准T/ZSX3—2020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forChild-friendlyCommunityBuilding2020-01-13发布2020-01-13实施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发布T/ZSX3—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建设原则14制度建设25文化建设26空间营造37服务提供58人员管理6参考文献7IT/ZSX3—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惟彦、范斌、朱晓宇、吴楠、何铃、刘磊、沈瑶、张毅。IIT/ZSX3—2020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空间营造、服务提供、人员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儿童指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2.2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3儿童友好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感受;周围环境应有利于儿童的福祉,重视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反馈。2.4公共空间社区中儿童使用的非营利性质的开放区域,包括公园、街道、绿地、人行道、休闲运动场、市场、楼宇空间、海滨沙滩等户外活动空间,图书馆、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街道空间和为儿童服务的室内公共空间。3建设原则3.1儿童至上关于儿童的一切举措,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T/ZSX3—20203.2普惠公平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享受儿童权利和儿童福利。3.3儿童参与鼓励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物及程序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获得重视;有权就其在家庭和社区事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3.4共建共享儿童是社区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区发展成果的享有者。4制度建设4.1推动建立跨部门合作架构4.1.1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使之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1.2政府宜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社区建设工作考核指标。4.1.3建议建立由民政、教育、工信、公安、司法、财政、人社、住建、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以及青年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儿童代表参与会议,并鼓励和支持儿童代表就与自身相关的事项发表意见。4.2提供财政支持4.2.1政府预算宜配备服务儿童的资金,如场地建设、孵化儿童社会服务机构、采购儿童友好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等费用。4.2.2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资金进行公开。4.3建立儿童参与机制社区宜对儿童参与社区服务作出制度性的安排,建立儿童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的体制机制,对其中涉及儿童空间建设及服务提供的,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儿童和家长的意见等。4.4建立跟踪指导和反馈机制建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跟踪指导和反馈机制等。5文化建设5.1普及儿童友好理念5.1.1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儿童友好社区的理念传播和意见收集,鼓励儿童参与并提出反馈意见。5.1.2通过多种渠道在社区幼儿园、小学、中学传播儿童友好理念。5.2建立儿童友好关系5.2.1促进与同伴友好关系的培育与养成;鼓励同学或同伴之间相互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成长。5.2.2促进儿童与家长关系(亲子关系良好)、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家长志愿者联盟)友好关系的培育与养成。5.2.3促进儿童与社区居民友好关系的培育与养成;社区居民具有儿童权利理念和儿童保护意识,关心和爱护儿童;积极参与社区儿童事务和服务等。5.2.4促进儿童与社区工作者、相关组织人员、幼儿园及学校老师、物业、辖区企业等友好关系的培育与养成;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专业培训,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与儿童互动并服务儿童。5.3儿童友好文化建设5.3.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儿童友好文化建设。5.3.2以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5.3.3优化城乡社区儿童友好文化资源配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友好文化建设。5.3.4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学生道德培养与儿童友好理念相结合。5.3.5健全支持开展儿童友好文化活动的机制,结合社区本土文化,开展儿童友好文化活动,形成“关爱儿童、幸福未来”的儿童友好社区文化氛围。6空间营造6.1空间营造基本要求6.1.1社区规划、社区环境改造、社区微更新中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儿童的空间需求,统筹布局与营造社区儿童活动空间,具体包括户外游戏空间、室内公共空间和街道空间。6.1.2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各行为能力儿童活动特征,确保所有儿童的便捷可达性和安全性。6.1.3社区儿童活动空间内倡导提供符合儿童天性发展规律、能够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然化游戏设施。6.1.4鼓励6周岁及以上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可采用调查问卷、工作坊等形式,邀请儿童共同参与方案设计和问题研究,充分听取儿童的意见,并给予回应。6.1.5宜由城乡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规划师协同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社区设计,社区规划师宜接受过儿童友好理念的培训,或参加过国内外儿童友好项目或课题。6.2户外活动空间6.2.1应设置满足儿童需求的独立户外游戏空间。6.2.2各类户外游戏空间应布局在儿童活动安全的区域,应靠近社区儿童主要出行活动线路和节点,宜布局在公园或广场内;若毗邻城市干道,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6.2.35分钟生活圈内,配有1处适合12周岁及以下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宜提供沙坑、浅水池、滑滑梯、微地形等设施,游戏设施和铺地宜采用自然化、软质、柔性耐磨的环保材料。6.2.415分钟生活圈内,配有1处适合12周岁及以上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宜提供攀爬架、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游戏设施和铺地宜采用自然化、软质、柔性耐磨的环保材料。6.2.5户外游戏空间设计应统筹考虑植物配置、标识系统和灯光照明等内容。6.2.6鼓励社区中小学内的校园、球场在非上学时间段内定时对外开放。6.3室内公共空间6.3.1每个社区宜至少设立1处儿童服务中心或儿童之家,每处应配备儿童专属的室内活动及游戏空间,面积宜大于20㎡;每周开放宜不少于4d,周末至少开放1d,每次开放不宜少于2h。6.3.2倡导提供社区四点半课堂、儿童图书室、儿童综合活动室等空间。6.3.3室内公共空间应配有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桌椅、绘本图书、玩具、运动器材等设施,各类儿童活动物品的摆放安全、桌椅四周的安全围护、电源保护套等应定期检查。6.3.4社区服务中心应配置(社区公共设施宜配置)儿童与家长休息室、母婴室、母子洗手台和儿童马桶等设施。6.3.5室内游戏设施及物品应符合环保要求,严格保障室内公共空间空气质量,并定期检测。6.4其他空间6.4.1沿社区儿童主要上下学道路,设置独立步行路权的连续路径,串联社区儿童主要的活动空间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6.4.2在社区校园周边开展慢行系统优化措施,保证儿童上下学的接送点、步行空间的交通安全,如专时通道。6.4.3在儿童上学路段两端,应设置注意儿童标志以及车速限速标志;在儿童横向过街入口,应设置减速慢行标识和减速带,交叉口信号灯的灯控时间应考虑儿童过街步速。6.4.4合理布局灯光照明设施,在保障夜间出行安全的同时,应考虑灯光高度和方向对儿童视线的影响。T/ZSX3—20207服务提供7.1支持性服务在儿童家庭结构完整的情况下,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基础公共服务,增强其家庭的亲职功能,改善家庭功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家庭教育的宣传和公益讲座;——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之家)有普惠性的常态化儿童养育及家庭课堂支持服务项目开展;——儿童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筹措社会资源为儿童与家庭开展支持服务;——儿童服务志愿者与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之家)、驻地企业、学校、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或主题活动。7.2保护性服务当儿童在社区或家庭内遭受不正当对待(如虐待、疏忽等),导致身体、心理、社会、教育等权益受损时,开展以保护儿童为目的的服务项目。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在校园里受到欺凌的儿童,开展预防与个案干预服务;——针对困境儿童,包括遭受身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等暴力侵害及照顾疏忽的儿童,建立相关保护制度,及时发现、强制报告、评估取证、家庭辅导、提起诉讼、案件审理、回访考察;——建立社区儿童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监测困境儿童的状况,及时掌握高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自身风险行为的信息,并采取相关措施消减风险因素,改变风险性行为;——建立预警和举报制度。及时发现被拐卖、被忽视、遭受暴力侵害和被剥削的儿童,并进行适时恰当的转介和联动应对;——为受伤害的儿童提供庇护和心理干预,提供咨询疏导服务。7.3补充性服务当儿童处于的社会系统(例如学校、家庭)不能履行相关的职责,造成儿童受到一定程度伤害的时候,需要从社区系统注入资源,为其提供补充性服务。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困境儿童的特殊服务,包括困境家庭儿童的救助服务、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服务、辍学儿童的就学援助服务项目等;——针对家庭教育普惠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家庭个案、家庭治疗等服务;——在儿童教育机构内聘用社会工作者,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7.4替代性服务当家庭照顾功能部分缺失时,针对儿童的实际需要,在社区内安排适当的场所,为其提供部分照顾功能的服务。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在社区内为儿童提供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幼儿托育服务;——为社区内遇到突发或紧急事故而缺乏父母照顾的儿童,提供即时短期的照顾服务。7.5发展性服务7.5.1针对0~3岁儿童,基于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科学依据,开展家长教育和家庭科学养育指导、婴幼儿家庭照护及托育服务。7.5.2针对3~6岁儿童的体格发育、生活态度、行为习惯、语言发展、认知与学习、社会心理及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培育支持,向家长提供和谐亲子关系及亲职教育的服务。7.5.3针对6~12岁儿童的安全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道德素养、社会实践、艺术素养以及家庭教育等提供支持服务。7.5.4针对12~18岁儿童的青春期常见问题、人生观梳理、社会实践、生活技能、生命教育等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支持服务。8人员管理8.1社区儿童工作者儿童友好社区工作者必需热爱儿童服务工作,且无与儿童犯罪相关的前科及伤害儿童的行为。同时,儿童友好社区的工作者宜具备以下资质之一:——获得国家颁发的社会工作或儿童教育、儿童健康、家庭教育领域的职业水平证书;——获得高等院校与儿童服务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接受过儿童权利和儿童发展的相关培训。8.2儿童服务志愿者8.2.1儿童服务志愿者的来源:社区居民、辖区单位成员、家长志愿者等。8.2.2儿童服务志愿者应接受过儿童权利和儿童发展的相关培训。8.2.3建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做好志愿者的登记、培训、记录、激励、评价等工作。8.2.4建立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机制,根据服务需要统一管理志愿者。T/ZSX3—2020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11月19日.[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生效.[4]MZ/T071—2016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5]MZ/T058—2014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6]GB/T20647.1—2006社区服务指南[7]《儿童权利保护辅导读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8.8[8]《全球公共空间工具包》,联合国人居署,2015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FNASS 40-2021 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1-06-18 实施日期 :  2021-06-18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老年护理服务的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要求。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GAMDPM 010-2021 气象安全社区评定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1-12-20 实施日期 :  2021-12-31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稳定性的加剧,气象灾害极端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更加明显,严重威胁城乡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指示精神,规范气象安全社区评定的内容和流程,引导社区自觉应对和防御各类气象灾害,增强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避险救灾能力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CCAA 37-2020 社区养老服务认证要求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0-12-24 实施日期 :  2020-12-24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认证的规范性要求,包括服务要求、管理要求和服务认证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认证,也适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以下简称“组织”)规范其服务活动,或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行业协会)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BAEE 006-2020 社区高效用能指南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0-12-22 实施日期 :  2021-04-01

本文件提供了社区居民用能行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能及社区用能管理的建议。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农村社区用能管理。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CRECC 07-2020 智慧社区信息模型标准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0-12-14 实施日期 :  2021-01-01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社区信息模型中的智慧社区空间模型、智慧社区用户模型、智慧社区实体模型、智慧社区网络建设、智慧社区隐私合规和智慧社区信息安全。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小区、既有社区的智慧化开发与建设,也适用于跨地域多个智慧社区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本文件可用于指导智慧社区的软硬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可为智慧社区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提供技术标准,便于实现智慧社区设备的有机整合。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T/TIC 002-2023 社区社会企业运营规范 现行 发布日期 :  2023-05-31 实施日期 :  2023-06-15

社区社会企业的基本要求、筹备要求、设立要求和运营要求等内容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在线阅读 收 藏
1183 条记录,每页 15 条,当前第 9 / 79 页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     转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