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HNLA 003-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3术语和符号3.1术语3.1.1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LowImpoct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简称LID。3.1.2海绵城市spongecity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3.1.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3.1.4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表示。3.1.5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runoff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3.1.6雨量径流系数volumetricrunoffcoefficie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3.1.7下垫面underlying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3.1.8下沉式绿地SunkenGreenland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3.1.9绿化屋面greenroof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3.1.10透水铺装perviouspavement由透水面层、基层、底基层等构成的地面铺装结构,能储存、渗透自身承接的降雨。3.1.11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measure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3.1.12雨水湿地constructedwetland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海绵设施。3.1.13植草沟grassswale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3.1.14面源污染non-pointsourcespollution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3.2符号3.2.1流量、水量、流速Q——雨水设计流量;QZH——水体的水面蒸发量;W——雨水径流总量;Wi——初期弃流量;Wa——下沉式绿地的有效存水容积;Win——渗透与渗滤设施降雨过程中的入渗量;Wed——延时调节设施降雨过程中的排放量;hy——设计降雨量;q——设计暴雨强度;?&——初期径流厚度;Sm——单位面积日渗透量;V——平均流速;Vmd——日平均风速H——给定年径流总量空置率下的设计降雨量(mm)φ——雨量径流系数,按表A.1.1取值;F——汇水面积(hm2)Q——雨水设计流量(L/s)φ——流量径流系数,按本附求表A.1.1取值;q——设计暴雨强度[L/(s·hm2)];F——汇水面积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HNLA 003-2022

  • 标准名称:

    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10-10
  • 实施日期:

    2022-10-11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99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宋彦峰、高效田、王新、高原、史素芳、张赵亮、赵礼浩、宋化龙、王君、申胜歌、黄艳丽、汪俊慧、魏会芳、曹攀、朱盼盼、王雪莹、孟白雪、刘小米、孙熠君、丁娟、李林璐、张晓盼、宋鑫、冯钊飞、杜恒安、李亚擘、王晓燕、张艳平、吴相宽、肖莎莎
  • 起草单位:

    河南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河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 提出部门:

    河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 发布部门:

    河南省园林绿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