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西兰花-早稻轮作区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7-24
  • T/ZJZB 005-2025
  • 现行
  •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5防控策略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生态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统筹协调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综合措施,坚持“压低基数、早防早控”原则,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将水稻二化螟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6防控措施6.1农业防治6.1.1选用抗(耐)性品种西兰花-早稻轮作区域,水稻宜选用丰产、抗(耐)虫的中早熟品种。6.1.2整田翻耕西兰花收获后,宜立即翻耕或旋耕,西兰花留茬同步粉碎还田,晾晒5d~7d后再灌水沤肥7d~10d,提倡一年深翻耕、二年旋耕,旋翻结合、加深耕层;水稻收割时宜安装秸秆切碎铺匀装置,切碎后的秸秆均匀铺撒还田,降低二化螟的虫口基数。6.1.3灌水杀蛹在水稻二化螟进入化蛹高峰期时,灌深水10cm以上,持续5d~7d,杀灭老熟幼虫和蛹。6.1.4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控施氮肥,多施有机肥。科学用水,分蘖够苗后及时排水搁田,孕穗至扬花期浅水灌溉,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6.1.5保留田埂杂草保留田埂禾本科等杂草,杂草长高时可用镰刀或割草机割草,利于保护天敌资源。6.1.6种植功能植物在田埂上种植诱虫植物如香根草,诱集水稻二化螟在其产卵,并在卵孵化前集中灭杀;同时种植蜜源植物如芝麻、大豆、紫花苜蓿、波斯菊等,为田间寄生蜂等天敌提供蜜源。6.2理化诱控6.2.1灯光诱杀在水稻二化螟成虫发生期,宜安装杀虫灯,每20亩~40亩安装一盏。开灯时间控制在19:00~24:00。6.2.2性诱诱杀在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宜集中、连片放置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器间隔30m~50m,呈外密内疏放置。早稻生长前期诱捕器设置高度1.1m~1.2m,拔节期后诱捕器下沿高于植株顶部5cm~10cm。根据诱芯有效期更换诱芯。6.3生物防治根据虫情监测,于水稻二化螟成虫羽化期前3d释放寄生蜂,连续释放2次~3次,每次间隔5d~7d,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Ashmead)或螟黄赤眼蜂(T.chilonisIshii)等。每次释放0.6万头/亩~1万头/亩,每亩设置5个~8个放蜂点。当水稻二化螟成虫发生数量偏高时,适当提高放蜂数量。释放时间6:00~9:00或16:00~19:00。释放后15d内不宜施用化学农药。6.4科学用药结合虫情监测结果,在1龄幼虫始盛期,宜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按照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用药。当稻田分蘖期枯鞘团达100个/亩或株枯鞘率达1.0%、抽穗期株害率0.1%以上,宜施用水稻上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优先选用符合NY/T393规定的农药。按照NY/T1276、农药标签等要求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使用;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水稻二化螟产生抗药性;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护稻米安全;选用高效施药器械,减少农药流失;回收包装废弃物,保护稻田环境安全。部分推荐使用农药见附录A。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ZJZB 005-2025

  • 标准名称:

    西兰花-早稻轮作区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5-04-21
  • 实施日期:

    2025-05-21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65.020.01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明珂、冯永斌、钟列权、郑许松、董卉、方辉、李程巧、应俊杰、唐兴国、程序、陈红、林燕、陈将赞、刘贝贝、何风杰、韦国栋、叶君营、虞鹏程、郭金芽、裘珺琳、李四飞
  • 起草单位:

    台州市农业生态保护与质量安全中心、温岭市植保耕肥能源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州海关、温岭市箬横喜乐家庭农场、台州市路桥区农垦开发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
  • 提出部门:

    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
  • 发布部门:

    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