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 >>
- 全部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 >>
- N10 >>
- GB/T 44861-2024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系统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

【国家标准】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系统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06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文前页下载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下方面的要求:
a) 确定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IACS)的被评估系统(SUC);
b) 划分SUC的区域和管道;
c) 评估每个区域和管道的风险;
d) 建立每个区域和管道的目标安全等级 (SL-T);
e) 文档化安全要求。
a) 确定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IACS)的被评估系统(SUC);
b) 划分SUC的区域和管道;
c) 评估每个区域和管道的风险;
d) 建立每个区域和管道的目标安全等级 (SL-T);
e) 文档化安全要求。
标准号:
GB/T 44861-2024
标准名称: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系统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
英文名称:
Security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for system design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10-26 -
实施日期:
2025-05-01 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起草人:
尚羽佳、李凯斌、周彦晖、张一彬、周沫燃、张晋宾、王玉敏、李云、张晨艳、杨书评、朱镜灵、高镜媚、王勇、胡博、杨超、李桐、孙峰、孙跃、唐聪、高涛、杨波、程平、翟婉波、张强、龚钢军、陆俊、何剑、刘韧、屠竞哲、杨德龙、高阳、王立永、陈亮、王怀宇、李志宏、孙华忠、张琪、李燕平、施又丹、王海城、周泽龙、李祉岐、兰昆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天地和兴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信安网络安全测评有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动力部、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淄博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奥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大通供水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卓识网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北京电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提出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其它标准
- 推荐标准
- GB/T 45511-2025 工业现场通信质量检测 通用技术规范
- GB/Z 45388.1-2025 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 第1部分:工业设施和智能电网之间的系统接口
- GB/T 42125.17-2024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7部分:教育机构中儿童使用设备的特殊要求
- GB/T 20965-2025 控制网络HBES技术规范 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
- GB/T 45510-2025 边缘智能仪表通用要求
- GB/T 45727-2025 工业仪表智能化等级要求与评价方法
- GB/T 18757-2025 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
- GB/T 41771.6-2025 现场设备集成 第6部分:技术映射
- GB/T 25105.1-2025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PROFINET IO规范 第1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
- GB/T 25105.2-2025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PROFINET IO规范 第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 GB/T 25105.3-2025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PROFINET IO规范 第3部分:PROFINET IO通信行规
- GB/T 32036-2015 公共机构节能优化控制通信接口技术要求
- GB/T 32202-2015 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规范
- GB/T 32235.1-2024 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 数字工厂框架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32855.2-2020 先进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制造业企业过程互操作性建立要求 第2部分:评价企业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