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汽轮机用电动盘车装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3-11-06
  • T/ZJDJ 003-2022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5外观电动盘车壳体内外表面应平整、无焊渣、无铸造沙粒,管道应焊接平整。电动盘车油漆表面应干净、无流挂、无棱角。材料及零部件输出齿轮应采用性能不低于GB/T3077-2015规定的牌号为42CrMo合金结构钢,性能应符合的规定。齿轮精度应不低于GB/T10095.1、GB/T10095.2中规定的7级,齿轮表面硬度应为HV550-600。传动轴材料宜采用力学性能应符合GB/T699规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电动机性能应符合GB/T755的规定,电动机能效应不低于GB18613-2020中2级。液压传动元件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限位开关应符合GB/T14048.5的规定,接近开关应符合GB/T14048.10的规定。电磁换向阀应符合ISO15218的规定。装配质量接近开关安装后,间隙应在2~6mm。电动盘车齿轮与壳体底板之间的距离误差应≤±0.01mm。整机性能减速机构运行平稳无异响。啮合油压大于0.08MPa时,电动盘车应往啮合方向移动到位。油压建立后,电动盘车啮合到位时,接近开关应收到信号。盘车啮合后,润滑油应接通并进行喷油。当汽轮机转子转速超过盘车额定转速,应自动脱扣并电机断电。电动盘车运行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5dB(A)。油管路压力在1.2倍工作压力时,保压15分钟各密封面不得渗油。清洁度应符合JB/T4058中规定的洁-1等级。电动盘车连续运行时,温升应不大于20℃。电动盘车运行时,电机功率利用率应不大于75%电气安全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2019第8.2条的规定。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应符合GB/T5226.1—2019第10章的规定。标记、警告标志应符合GB/T5226.1—2019第16章的规定。绝缘电阻应符合GB/T5226.1—2019第18.3条的规定。控制系统配置可编程控制器的电动盘车,应具备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应能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及各项运行参数的显示。控制系统应配置信号远程交互接口。电动盘车启动前,接收到零转速信号后,才能起动盘车。控制系统应具备供油管路的缺油、欠压联锁保护功能。控制系统应具备电气回路过热、欠压报警和联锁保护功能。电动盘车驱动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时,具备软启动和速度调节功能。控制系统应具备旋向测试功能。控制系统应具备人工盘车联锁保护功能。6试验方法材料及零部件关键材料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必要时进行实物检测。齿轮精度及硬度采用专用齿轮测量仪和硬度计测量。外观外观质量采用感观法。装配质量装配质量测量采用百分表、高度尺及塞尺。整机性能电动盘车齿轮与壳体底板之间的距离测量可采用高度尺。噪声(声压级)测量应采用分贝仪。测试位置应位于距离盘车装置1m远,1.75m高处测量。清洁度按JB/T4058规定进行。其余性能采用感观法检测。电气安全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按GB/T5226.1—2019第8.2条的规定进行。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按GB/T5226.1—2019第10章的规定进行。标记、警告标志按GB/T5226.1—2019第16章的规定进行。采用绝缘电阻仪测量。控制系统远程控制信号应用模拟信号源逐项试验,输出信号应用万用表逐项测量。电动盘车启动前,零转速信号等允许启动信号可依次用模拟信号源逐项试验。润滑油或顶轴油(如有)缺油、欠压联锁保护功能,可采用模拟信号源逐项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气回路过热、欠压报警和联锁保护功能可用保护元件自带的测试功能试验。其余功能采用感观法检测。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ZJDJ 003-2022

  • 标准名称:

    汽轮机用电动盘车装置

  • 英文名称:

    Rotor turning gear for steam turbine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7-25
  • 实施日期:

    2022-08-10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21.24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冯梅生、杨雄民、阮玲辉、洪文涛、刘建刚、冯泉生、张晓斌、阮志斌、阮建国、顾育明、叶忠民
  • 起草单位:

    浙江杰特优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省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汉德认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蕴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
  • 提出部门:

    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
  • 发布部门:

    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