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综合枢纽智慧运营系统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9-04
  • T/SHJX 090-2025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本规范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三位一体”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要求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跨区域、跨方式的协同运营。上海市同步发布《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关键技术,构建覆盖“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底座,并重点突破超大复杂枢纽智慧交通、空铁一体化、设施设计管控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全国已建或在建枢纽普遍存在“一体化运营不足、系统烟囱林立、数据资产沉睡、大客流应对能力弱”等问题。上海的虹桥枢纽、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等超大型综合体更是“交通+会展+商业+办公”多元综合体。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设备运维依赖人工、安全应急联动缓慢、商业资源运营粗放等问题。在行业层面缺乏统一规范,既有的JT/T980《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要求》、JT/T1453《综合客运枢纽设计规范》、T/CITSA26-2022《综合客运枢纽智慧化规划建设指引》仅给出智能化建设总体要求,尚缺少可落地的运营级技术规范。亟需制定一套“可复制、可落地、可迭代”的智慧枢纽系统技术规范,为后续枢纽项目提供顶层指导。本规范编制原则系面向新建、改扩建综合枢纽,聚焦智慧化运营系统“顶层设计、数据贯通、场景协同、运营可持续”四大诉求。以运营目标为导向:围绕旅客“出行链”与枢纽“价值链”双闭环,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协同调度—安全应急—绿色低碳—产业增值”全场景能力。分层解耦、云原生设计:采用“四层二域”架构(设备层、平台层、数据层、应用层;安全生产域、外部服务域),所有应用微服务化、容器化。数据为核:以数据资源平台为中枢,制定覆盖采集、治理、共享的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确保一次采集、多方复用。安全等保与信创兼容: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法》及等保2.0三级要求,软硬件支持国产化替代路线。开放兼容、技术先进:接口协议优先采用国标、行标;包含AI算法、数字孪生、物联网、碳排放管理等之前规范中不包含的部分。本规范枢纽智慧运营平台(IHOP)为“五大业务板块”。指挥调度:多源数据“一屏统览”、跨部门应急联动;出行服务:MaaS联程规划、室内亚米级导航、智慧停车/网约车;客流安全:AI视频识别异常行为、客流预测与运力匹配;设备建筑:BIM+IoT全生命周期管理、能耗/碳排双控;经营服务:统一身份认证、商业资源招商运营、会员营销。数据资源平台:两大子系统数据管理:多源异构集成、主题库/专题库/业务库/物联库四层建模、元数据+主数据治理;设备物联:百万级点位秒级接入、边缘-中心协同、规则引擎联动。算力及网络平台。计算:CPU+GPU+AI加速卡异构池化,支持国产化芯片;存储:分布式块/对象/文件统一存储,热温冷数据自动分层;网络:10G双冗余传输、Wi-Fi6/6E或更高制式全覆盖、5G网络切片;安全:区域边界+零信任+数据加密+安全运营中心SOC;灾备:同城双活+异地灾备,RTO≤30min,RPO≤30min;管理:云管、网管、安管三中心合一;安全与灾备等级保护:安全生产域三级、外部服务域二级,关键系统满足关基护网要求;安全组件:防火墙、IDS/IPS、WAF、堡垒机、漏洞扫描、EDR、数据脱敏、国密算法加密;灾备架构:主中心应同城双活:存储同步复制,应用集群跨机房部署。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SHJX 090-2025

  • 标准名称:

    综合枢纽智慧运营系统技术规范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5-08-12
  • 实施日期:

    2025-08-13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35.240.01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朱宏、李凌健、柏锋、贾静、张育雄、张庆、吴东鹏、娄琦、张立东、卓开阔、陈国芳、李申、秦振禄、张晓楚、王福胜、李海鹰、施聪、赵继胜
  • 起草单位: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孚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 提出部门: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