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6-17岁中小学学生配餐营养原则、供给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配餐营养设计原则与方案、优选食材推荐等。本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也可供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参考。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中小学学生配餐的相关术语,以及学生配餐的营养设计原则、学生配餐营养设计规范、学生配餐营养设计等值食物交换、学生配餐营养标准、学生配餐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为中小学学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同时也可供学校、学生及家长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T476-2015营养名词术语。WS/T554-2017学生餐营养指南。DB12/T914-2019中小学学生餐营养指南。DB37/T4200-2020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与服务规范。T/SXSYSYYXH001—2021陕西省小学生营养配餐技术规范。T/SXSYSYYXH002—2021陕西省中学生营养配餐技术规范。T/NMGPRCYFD003—2020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学生餐营养配餐团体标准。3相关术语和定义4学生配餐营养设计原则5学生配餐营养设计规范6学生配餐等值食物交换7学生配餐营养标准8学生配餐管理
激发和保持中小学生对航空科技的浓厚兴趣,培养和不断强化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是航空科技教育始终需要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往的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开始,轻持续:重竞赛,轻普惠:重少数尖子强化,轻多数普遍提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适用的持续激励手段。为了持续调动中小学生参与航空科技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教育效益和质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借鉴其他专业性科技教育成功经验,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太原模型运动协会组织、实施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水平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所有自愿加入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的中小学校、企业和机构,组织、实施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水平评价共同遵守的基本依据。本标准描述了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水平相关术语和定义,对评价分类、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生航空科学教育水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