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富硒营养饮品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11
  • T/CFCRA 010-2025
  • 现行
  • 定价: 无文本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富硒营养饮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富硒营养饮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签标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符合相应食品标准的水、茶叶、果蔬汁、电解质等为基础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添加硒营养强化剂,成品总硒含量、有机硒占比等核心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通过营养强化手段赋予产品富硒特性的富硒营养饮品,包括但不限于富硒茶饮、富硒果蔬饮料、富硒电解质饮料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57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5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24154运动营养食品通则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QB/T4067食品工业用速溶茶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T/CFCRA001富硒食品及相关产品硒含量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富硒营养饮品Selenium-EnrichedNutritionalBeverage以符合相应食品标准的水、茶叶、果蔬汁、电解质等为基础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硒营养强化剂,使总硒含量在0.01-0.05mg/L、且有机硒占比≥98%的富硒营养饮品。4技术要求?原料要求?4.1.1原料:食品添加应符合GB/T31121、QB/T4067、GB24154的规定;加工用水应符合GB8537或GB5749的规定。4.1.2硒营养强化剂:优选有机硒源(如富硒酵母、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且最终产品有机硒占比≥98%,并确保不影响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指标要求项目指标要求感官指标符合GB19298的规定总硒含量(mg/L)0.01-0.05(以Se计)有机硒占比(%)≥98界限指标1符合GB8537中锂、锶、锌等指标要求(如有宣称)其他理化指标符合GB19298的规定污染物限量符合GB2762的规定微生物指标符合GB19298的规定净含量符合JJF1070的规定注1:当矿泉水宣称含其他矿物质(如偏硅酸、锶等)时,需同时满足GB8537对应界限指标。5检验方法总硒含量应按照GB5009.93规定的方法测定。有机硒含量5.2.1测试方法:有机硒含量测定可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方法应符合T/CFCRA001的规定。5.2.2结果允差: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结果差值不得大于5%。其他理化指标?5.3.1其他理化指标GB19298中规定的方法测定。5.3.2微生物指标按GB19298中规定的方法测定。5.3.3富硒营养饮品中硒营养强化剂需通过稳定性验证(贮存6个月后硒含量下降≤10%)。净含量检测?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6标签、标识本文件规定了富硒营养饮品的质量和含硒标准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的其他内容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预包装的产品应符合GB7718、GB13432、GB28050的要求。达到本标准要求的饮品,可在产品上标注“富硒营养食品”字样,其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明产品总硒含量的数值及单位、有机硒占比和有机硒成分等信息。标识中的文字、图形或符号等应清晰、醒目。标识中的图形、符号应直观、规范。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CFCRA 010-2025

  • 标准名称:

    富硒营养饮品

  • 英文名称: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5-10-10
  • 实施日期:

    2025-10-20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01.020
  • 中标分类号: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白晓东、张思远、洪 嵘、赵铁峰、王有德、李 谦、桓 源、李广胜、李国庆(大)、徐 宁、张留灿、李 宏、张金树、孙熙涛、张 哲、洪作礼、刘芳竹、李全霞、王诗童、刘会芳、黄永刚、王 凡、周小莉、叶挺进、刘 山、黄石光、王 斌、李慧颖、桑映洲、冯宏章、金永利、张 梁、彭锋茹、赵永波、石学超、沈平瑞、何晓彤、钟东环、王永周、胡良继、杨西平、李国庆、李丽美、牛方方、张 萌
  • 起草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碑林白晓东诊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宜暄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凡庆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食文化研究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富硒产业文化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富硒协会、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产业促进委员会、陕西口福大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大淼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西安唐瑭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榆林郡仁农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富硒产业协会、贵州黔酒有限公司、北京中企规划院有限公司、中矿数据(浙江)有限公司、山东希健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诚得利科技开发中心、辽宁神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科博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宁通养殖有限公司、云南一片云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铁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礼泉县亿远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安大健康产业(广东)有限公司、山西惠亿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
  • 提出部门: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
  • 发布部门: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